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中國經典管理定律


點選 《福利來了!PLC的資料(免費),你要嗎?

點選第二波福利來了!PLC的資料(免費),你要嗎?

01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我不禁為他擔心。

果然,紂王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益收狗馬器物,充仞宮室。……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而諸侯叛,亡其國,自身赴火而死。

為什麼事態會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發展下去?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了普希金的偉大,因為我們都很喜歡他的那個《漁夫與金魚的故事》。那個醜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過想要一個新木盆。第一個願望被滿足之後,第二個願望接踵而來。一個接一個,胃口越來越大。最後的結果,仍舊只有一隻舊木盆。

世人的貪欲,不都是這樣?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沒有止境的。君王的貪欲,更為可怕,因為他擁有無限的權力,沒有人可以阻止他。

《詩》雲,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這裡所說的商鑒,究竟要我們鑒什麼?

其一,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雙筷子或一隻木盆。只是大壩一旦決了口,洪水便會一瀉而下。看一看那些貪官,只要收了第一筆賄金,以後的事便不由他了。只是,人的意志力是多麼薄弱。一旦坐上權力的交椅,有幾個人能拒絕這第一次?

其二,整個過程是進行性的。

進行性一詞是我從醫學書中借用來的。像癌症,就是進行性的。不斷地發展,不會中止,也不會逆轉,一直進行下去。

殷紂王身邊,雖有比干和萁子這樣的賢臣,卻無法勸阻他。依靠臣下的勸阻來制約至高的皇權,其有效性顯然不足。所以,事態的發展有其必然性。

其三,其亡也忽焉。

《左傳,荘公十一年》: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這裡的忽字,意為迅速,突然。

洪水潰堤,轉瞬之間,一瀉千里。李自成打進北京,一生事業達到巔峰。由巔峰而至於落荒而走,大起大落,也在轉瞬之間。

殷紂王之後,兩千多年,有周幽王、秦二世、陳勝、王莽、陳後主、隋煬帝、黃巢、朱溫、李煜、李自成、洪秀全、蔣介石等,其亡也忽焉,何其多。

殷紂王,這個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昏君、暴君、亡國之君,他給後人留下了什麼?留下了兩個字,殷鑒。

無法節制的權力+無限膨脹的貪欲=殷鑒不遠。

黃炎培先生曾在延安的窯洞中向毛澤東提起其亡也忽焉這樣的歷史規律,因此,有人將這個定律稱為黃炎培窯洞定律。

02

第二定律,包圍定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論及天下興亡之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姦臣和小人,雖為人所不齒,但他們在中國曆史上卻佔有重要地位。皇朝的滅亡,國家的劫難,往往與他們有關。

中國人自己發明的經典管理定律 時間:2009-01-02 07:00 文字選擇:大 中 小

《史記》中有《佞辛傳》,《漢書》中有《姦佞傳》,《新唐書》及其以後的《宋史》、《元史》《遼史》、《明史》等正史中都有《姦臣傳》。姦臣在歷史中的地位,史家不敢忽略。

指鹿為馬的趙高,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禍國六賊童貫、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檜,兩面三刀的嚴嵩,無法一一列舉。若能把他們聚集攏來,可以排列成大軍,浩浩蕩盪。只不過,這隻大軍不能用來上陣殺敵,他們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圍。

魯迅先生說,凡是猛人,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洩不透。結果,是使該猛人逐漸變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趨勢。中國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圍,……。

這就是包圍定律。包圍者不僅有姦臣小人,還有女人,像妲己、褒姒、以及文*中的白骨精。雖說女色亡國論是不對的,但壞女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卻不容忽視。

將一塊磁鐵投入沙堆中,磁鐵錶面便會粘上些許鐵屑,磁鐵吸引鐵屑,是因為存在磁場。

圍繞著權力,也有一個看不見的權場。各種意有所圖的人都會在權場中向著權力中心作定向移動。於是就有了包圍。包圍是客觀存在的,在我們中國,有權力就一定有包圍。權力越大,包圍就越厚。

一個皇帝周圍,有三宮六院,無數的宮女(唐朝後宮宮女最多時可達數萬人),無數的太監,無數的虎賁勇士,還有皇親國戚,文臣武將。千軍萬馬,銅牆鐵壁,把一個寡人包圍在當中。

寡人心裡高興,就要走出去巡視。但即便他真的走到了田間地頭,也得不到真實。因為下麵的人熟諳矇騙之術。一切場景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滴水不漏,皆大歡喜。

魯迅先生認為,猛人倘能脫離包圍,中國就有五成得救。先生因此想作一篇《包圍新論》,講述包圍脫離法。然而終於想不出好的方法來。

我那時就很悲觀,魯迅也如范蠡一樣,是中國最聰明的人,居然想不出好方法。

後來聽說瑞典首相出門不帶警衛,上班乘公交車。心想,答案就在這裡了,包圍是可以打破的呀。

03

第三定律,朋黨定律

唐穆宗時期,以李德裕為首計程車族出身官員結成一派,以李宗閔、牛僧孺為首的科舉出身官員結成一派,兩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訐、傾軋達四十年,史稱牛李朋黨之爭。

中國曆史上這樣的黨(派)爭持續不斷。

西漢有外戚、宦官作祟,東漢有清議黨錮,魏晉南北朝有士族門閥,唐有劉李黨爭,宋有元祐黨人碑,明有東林黨、宣黨、崑黨,清有帝黨、後黨,黨內有黃埔系、cc系、政學系等。

各朝各代,都有朋黨、幫派,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歷史現象。朋黨現象,有其社會根源。

中國傳統社會的最大特點是,他是一個宗法社會。

一部《紅樓夢》,其隱含的意義,不是什麼反封建。《紅樓夢》用一個悽絕動人的愛情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宗法社會的基本結構及其執行特點。榮寧二府,是一個大的(宗族)家族。像一棵大樹,有主幹和旁枝。親不間疏,後不僭先。有規有矩。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結為勢力。更有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彼此回護。構成一個複雜的體系,盤根錯節。只有明晰了其中的脈絡,才算真正讀懂了《紅樓夢》。

一個人立於社會,並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關係,親戚關係、鄉黨關係、同學關係、師生(徒)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幫會關係、同志(道)關係等等。

這些關係構成了一個人的社會資源。聰明的人,運作得好,前途無量。無論處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能見到中國人在忙著拉幫結派。像一個個勤奮的蜘蛛,編織著屬於自己的網路。網路越大、越結實,捕獲就越多。

現在說打貪官,須先搞清楚,貪官後面的保護傘有多大,前後左右鐵桿關係有多硬。否則貪官打不到,反倒捅了個馬蜂窩。

對於中國的朋黨現象,自古以來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褒貶不一。持否定觀點的人認為,結黨營私。宋朝歐陽修卻認為,小人無朋(黨),惟君子則有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常常結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許多人對此十分忌諱,刻意迴避,諱莫如深。其實大可不必。

像毛澤東這樣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公開承認,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倒是日本人比我們痛快,他們的政黨內部就分為不同的派別,公開活動,堂而皇之。這是日本國內政治的一大特點。

04

第四定律,皮毛定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句話,寫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千年之病,千年之痛。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就變成了毛。

毛是個什麼東西,有一股腥羶之味。堂堂乎文人雅士,怎麼會是毛?

秦之前,文人們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他們負笈而行,周遊列國,天馬行空,十分浪漫。那時的人,他們笈中裝著的那份精彩只屬於他們自己,獨一無二。他們背負著它,走遍世界。他們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說服全世界。他們的思想像凌空而過的天馬,高遠而神奇。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每一流派都是一股清泉,噴湧而出。清泉彙集之處,是大海,激蕩澎湃。

秦以後的文人,他們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經書和教義,他們整日誦詠的是別人思想的片斷。文人們沒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甘洌的清泉完全乾涸了。天馬沒有了,只剩下一些依附於皮上的隨風抖動的毛。

秦始皇時代,確實有過一些活的不耐煩的文人,他們執著於自成一家,不肯統一,後來都被秦始皇送到坑裡去了。自那以後,文人們都學了乖,知道坑的厲害,自覺地維護統一,不再鬧獨立性了。

林彪的話,含有某種哲理。我們這麼大的國家,如果人人都固執己見,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百人百性,眾說紛紜,豈不是亂了套?千人敲鑼,一錘定音。沒有這一錘定音,千面鑼只會敲出雜沓之音。

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統一了中國人的思想。不過,這件事的難度相當大。車同軌,書同文,做起來並不難。而要把這些十分固執的文人的思想統一起來,不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難奏其效。

但秦始皇的做法過於血腥,後人詬病甚多,稱其為霸道。到隋唐時代,使用的方法就先進得多,不再用霸道而改用王道。如果說秦始皇採用的是大棒政策,唐代以後則更多採用胡蘿蔔政策。應用科舉的方式,使那些出身於豪門或是寒門計程車子們都有了進身之階。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甚於焚書。說的就是這種胡蘿蔔政策的有效性和先進性。

無論大棒還是胡蘿蔔,都只是外因。使知識分子變為毛的還有其內因。

有人說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我以為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至少在我們中國不可以這樣說。如果要用社會的良心去定義知識分子,中國文人的大多數都會被排除在外。

許多人不喜歡文人這個詞,甚至以為他是一個貶義詞。把文人的文去掉,他和普通的人就沒有甚麼大區別。一樣的有七情六慾,一樣的要食人間煙火。治國者為他擺下了盛宴,有顏如玉、黃金屋、千盅粟,他們怎可拒絕?自然就會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忠心。這是順理成章的。

尋找同路人

做自動化工業變革的踐行者


可透過選單查詢自己喜歡的文章彙總:

現場儀錶DCS部分PLC部分SIS部分通訊標準數字化問題解答】此處列出部分連結,更多文章透過選單獲取。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