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逃離北上廣,是嘴上說說,還是真的行動?在各省市2017年常住人口資料中,出現了新的景象——北京、上海常住人口齊減少!此外前五年人口流入量全國第一的天津常住人口減少更多。那麼,這些逃離大城市的人都去哪了?未來我國城市人口會如何演變?哪些城市正在成為新的人口增長點?
作者:CIA
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ID:indexsoufun)
探討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2016年以前的十幾年裡人口是怎樣流動的。
2000-2010年我國地級市常住人口增速對比圖:
2000-2010年人口流向較分散,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西北、西南地區均存在一些人口增速較快(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區域。
2011-2016年我國地級市常住人口增速對比圖:
▲資料來源:省統計年鑒,城市統計公報
2011-2016年人口流向變得集中,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北部,確切的說是東北三省幾乎所以地級市常住人口增速都低於全國增速水平,人口重心越來越往南移。
2016年我國人口密度等高線:
▲資料來源:省統計年鑒,城市統計公報
經歷過2016年以前的遷移,人口分佈呈現怎樣的特徵呢?從2016年我國人口密度等高線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人口密度最高,此外中原地區人口也較為密集,重慶、成都也存在兩個人口高密度點,可見,人口扎堆聚集在這些區域。
這是過去人口遷移塑造的人口分佈格局,從下麵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以2017年為轉折點,我國人口流動方向發生了新的實質性變化,未來人口分佈格局或許也將從此發生改變。
2011-2017年部分重點城市常住人口逐年增量示意圖:
▲資料來源:省統計年鑒,城市統計公報
2011年到2016年,曾經人口流入最多的北京、上海、天津的流入人口在逐年減少,2017年同步轉為負增長,更多流動人口分攤到廣州、深圳,還有重慶、成都、長沙、武漢等南部和中西部核心城市,人口流動大勢可以說在2017年迎來轉折。
01 人口流向迎來轉折,廣、深接棒北、上成新的重要據點,核心二線人口正在聚攏
2017年出現的這一人口流動新趨勢在未來仍將持續,並且會進一步強化。順著這個趨勢往後看,我們認為人口聚集逃不出這幾類城市。
第一類:廣州、深圳——“我們是一線城市,但我們很接地氣”
廣州、深圳雖然和北京、上海一樣都是一線城市,有著同樣的能級,但他們對待外來人口的態度完全不同。也是因為過去北京、上海人口增長太多,常住人口早就超過2000萬,已接近城市紅線,廣州、深圳則不同,雖然過去三年這兩個城市人口已表現出強勢的增長,但未來仍有較充足的增長空間。
《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已表明廣州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而2017年廣州常住人口為1450萬人,這樣看來到2035年還有550萬增長空間,平均每年可增加約30萬人口。
廣州常住人口增長空間:
根據《深圳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預期標的1480萬人,2017年是1253萬人,可見未來三年深圳常住人口還有227萬的增長空間,年均可增長約75萬人。
深圳常住人口增長空間:
另外《深圳十三五規劃》還提出2020年在冊戶籍人口550萬人,2017年在冊戶籍人口為404.8萬人,未來三年還有近50萬的人口將落戶深圳,所以深圳落戶政策仍將保持較寬鬆狀態,這將進一步吸引人口流入。
第二類:成都、武漢、西安、長沙——“引才,我們是認真的”
我們對近期出臺留才、引才政策的城市進行梳理,發現成都、武漢、西安、長沙引才力度最大。
成都立志要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為此出臺了10幾項為在蓉國際頂尖人才、專家、大學生、技術人才、企業等提供資助、補貼和貸款等支援政策,金額大、方式多、改寫全面,此外還加強保障人才的居住和醫療需求,為人才一路開綠燈。
武漢確立了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的標的,併為實現這一標的也出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為人才提供安居保障,包括加大人才公寓建設,建立“人才住房券”制度等滿足人才的基本生活和安居需求。此外在人口的發展方面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如:打造大學生主題社群、開展創業教育培訓、加大創業融資支援、最佳化創業就業環境等。
西安立志要實現“在全國有力度,在全球有影響,能形成對海內外各類人才的強大吸引和聚集”效應,併為此提出23條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預計五年投入38億元,引才育才100萬名左右,從其具體政策來看提高行政效能是西安引才一大亮點,如近期西安落戶新政也是在全國範圍內引起熱議,其高效的落戶政策讓大學生們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被稱為“全國最優戶籍新政”。
長沙在未來5年也將多渠道吸引高精尖人才,計劃引進培養10名國際頂尖人才、50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200名省市級產業領軍人才;引進培育2000名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在長就業創業,培育引進15萬名技能人才、3萬名高技能人才;支援各類用人主體多渠道引進2000名海外專家、20000名留學歸國人員。“零門檻”落戶、各類獎勵補貼、購房補貼、生活補貼、經費資助、無償資助等,引才態度可謂誠意滿滿。
第三類:獨大省會城市——“坐擁勞動力大省,盡享人口紅利”
對比看下能夠反映各省份和直轄市發展基礎、成熟度和活躍度的指標——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以及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我們得到了這樣一個表現省市發展潛力的氣泡圖:
2017年省份+直轄市發展潛力圖:
▲註:氣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氣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氣泡表示人口減少,資料來源:省統計年鑒,城市統計公報
紅色氣泡表示的河南、四川、河北、湖南、安徽五個省屬於人口規模較大,在全國居前列,但城鎮化率並不高(低於全國平均城鎮化率水平)的省份,這類省份的人口優勢在未來會得到進一步顯現,這五個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我們認為未來會有大量人口流入的城市。
為什麼這樣說?
一個是現在人們“就近就業、就近居住”的需求正在變得強烈,回鄉就業置業的趨勢逐漸明顯,這時此類勞動力大省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另一個因為城鎮化率不高,未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空間還較大,他們進城也是要工作賺錢的,那麼能夠提供好的就業機會的還得是省會城市,所以我們認為鄭州、成都、石家莊、長沙、合肥這五個省會城市人口增長潛力較大。
第四類:人口規模超過省會且仍暗暗增長的普通地級市——“悶聲聚人氣”
這類城市分別是安徽阜陽、福建泉州還有山東臨沂。
常住人口超過省會且近年來人口有較大增量城市:
▲註:左邊資料是2017年常住人口數量,括號中資料為2011-2016這五年人口增量,單位:萬人,資料來源:省統計年鑒,城市統計公報
他們雖然不是省會城市,但人口規模超過省會,人口增長甚至有趕超省會城市的勢頭,且在省內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泉州,不僅人口規模全省第一,GDP也是一直居全省首位。這類城市的人口競爭力也不容忽視。
去年的銷冠碧桂園作為行業標桿似乎已發掘到了這類城市的潛力,提前進行了佈局,其2017年在阜陽新增的土地儲備量在所有佈局城市中居第二位,僅次於鄭州。
第五類:核心城市周邊三四線城市——“大腿不是人人都能抱的”
這類城市依附在核心城市周邊,先天的區位優勢就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就以北京、上海這兩個最核心的城市來說吧,房價高、落戶難、限購嚴,門檻越來越高,這就給他們周邊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創造了條件,因為相比之下這些城市不要太友好,尤其城市群日益協同下,京、滬與周邊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壁壘不斷下降,所以工作在京、滬居住在周邊的現象就越來越常見。
中指大資料顯示,北京及其周邊存在如下人流軌跡:
▲資料來源:中指城市地圖
圖中顯示的資訊是,有相當規模的人口,他們工作在北京,而居住在天津和河北,尤其離北京越近的區縣,這類人口居住越多,如廊坊三河市、主城區(廣陽、安次)、香河、保定的涿州、天津的武清,他們都可在1小時左右直達北京市中心。
我們認為以上五類城市將是這一輪的人口流入型城市,也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機會城市。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晰發現各類城市對待人口態度的變化,北京、上海人口仍面臨疏解,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城市在花式出臺引才政策,千方百計吸引人、留住人,畢竟人口特別是人才的增長才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在我國人口不會大規模自然增長的定勢下,未來城市間的人口爭奪戰必定愈演愈烈,城市格局也將面臨重塑。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後臺對話方塊輸入以下關鍵詞
檢視更多優質內容!
PPT | 報告 | 讀書 | 書單
Python |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 | 神經網路
區塊鏈 | 揭秘 | 乾貨 | 數學
猜你想看
Q: 這個能解決你的問題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