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6月,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髮話: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
01 要避免輕輕鬆松就能畢業
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陳寶生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大學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改變輕輕鬆松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在當天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指出,要推進本科教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把“培養人”作為根本任務。
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高校領導註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關於大學要“增負”的觀點,很多網友表示支援:
02 40%的人後悔“虛度大學光陰”
“等你上了大學就可以隨便玩了”,相信很多人在高三的時候都被這句話洗腦過。在經歷了高考的重壓之後,在課程相對寬鬆的大學校園裡,很多人開始揮霍著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
睡懶覺、追劇、打遊戲、逃課、社交娛樂活動…很多大學生在度過了半年到一年的過渡期後,漸漸陷入迷茫和困惑,並思考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很多學生在進了大學之後,也同時失去了向學的動力,學業只求過關即可,無心追求更高深的知識,也無視學校的豐沛資源。怠惰、拖延的“癥狀”開始在校園裡傳染開來:
通識課不願上,選修課不想上,專業課坐在教室刷手機;翹課成習慣,活動不參加,整日宅在宿舍,能點外賣就絕不去食堂;交作業、寫論文,不捱到最後一晚不動筆,複製貼上、東拼西湊、應付了事……
某大學曾以“大學最後悔的事”為題在網站上展開調查,結果接近40%的人選擇了“虛度大學光陰”。 “大學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多去幾次圖書館”…也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遺憾。
03 相當比例本科生不足30天完成論文
相對於國外,我國大學施行的是嚴進寬出的政策,大多數高校都只是對學分和英語四級提出明確標準,只要這兩項及格同時完成論文答辯就能夠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
2018年1月,北京某知名大學的老師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這次電動力學考試的125份考卷中,若按常規評定,不及格的佔到近30%。為避免對教學秩序產生過大衝擊,最後定了23份不及格。
這位老師憂心忡忡地說,“今天的事決不是‘偶然的個例’。我感覺至少有十年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穩步地’下降。”
2014年《勞動報》做了一份關於《大學生會花多少時間寫畢業論文?》的研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有47%的學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雖然這個調查的時間較早了,但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應問題。
學生不願意“學”,有些高校也不重視“教”。一些學校過於傳統刻板的教學樣式、“重研輕教”、“教授不教”等,也導致了大學教育質量的下降。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很多大學過於看重有多少個博士點,發表了多少論文,學校排名是否靠前,而忘卻了其賴以生存的根本,拋棄了其天然的使命——人才培養。
04 我國大學教育“嚴進寬出”的現狀
據《光明日報》報道,目前,我國大學生只要進了大學就等於進了“保險箱”的現狀,正在困擾著急欲提高質量的辦學者。
根據廈門大學教授鄔大光研究團隊對全國820所高校畢業率和學位授予率的統計,兩者分別平均達到了97.75%和96.90%。而美國排在前50名的高校六年畢業率平均有89.7%,排在51至100名高校六年畢業率平均只有56.2%。雖然美國如此低的畢業率有其自身原因,但輕輕鬆松畢業在研究者看來正是影響大學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原因。
在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一項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比較研究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提高他們的學術能力或高階思維能力,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大學生只要上了大學幾乎都能按時畢業,幾乎都能拿到文憑,這使得他們沒有動力去努力學習。
05 “嚴進寬出”的現狀需要改變
中國高等教育的“嚴進寬出”(近年來高職院校和部分民辦院校、獨立院校更是“寬進寬出”),讓基礎教育變得短視、功利。對於中學而言,更關註的是有多少學生考進名校,而不是學生的長遠發展;對於高校來說,對於招生的關註超過了對學生的培養。
高校“嚴進寬出”,本來就難以保障人才培養質量。觀察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會發現,沒有不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的,就連社群學院、職業學院的要求也極為嚴格,有很高的淘汰率,畢業率不高。
此外,高校寬出培養,也讓基礎教育以功利態度對待升學。中國從2018年起取消所有高考獎勵性質加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考加分被功利對待,甚至出現弄虛作假。中國的藝術考試、招生,也存在“曲線高考”問題。一些沒有藝術興趣的考生,為了考上更好的高校,獲得文憑,從而進行藝考培訓。
06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嚴格過程考核
在教育部舉辦的釋出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要針對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潛能挖掘不夠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教學管理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展潛能。
要進一步完善學分制,探索實行榮譽學位,推進輔修專業制度改革。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嚴格過程考核,改革考試形式,引導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學本領、長才幹上。同時,還要鼓勵符合條件的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增加創業就業能力。
吳巖表示,要全面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要使老中青教師都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充電加油,並大力推動院士、“千人”“萬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傑青等高層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學一線,實現教授全員給本科生上課。
07 再混日子,你可能真畢不了業
近年來,一些高校也在逐步提高大學的畢業門檻,加大對教育質量的把關。
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出臺了一項規定,那就是如果你本科不努力、學業成績未達標,你拿到的有可能是專科畢業證。
部分高校對學生畢業還設定了其他一些門檻,如有的學校規定了志願服務時間、聽講座次數,還有的學校將體測成績與畢業聯絡起來。
“本科不牢,地動山搖。”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
高校嚴格把關教育質量,提高大學的含金量;學生在大學志存高遠、學有所獲,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四年,這才是中國大學的應有之義!
來源:綜合微言教育、新華社、人民日報政文、新京報、光明日報等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後臺對話方塊輸入以下關鍵詞
檢視更多優質內容!
PPT | 讀書 | 乾貨 | 高考 | 世界盃
Python | 機器學習 | 區塊鏈 | 揭秘 | 福利
推薦閱讀
Q: 你的大學時光是混過去的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