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成功上市就是小米極大的成功,但小米最大的隱患就源於自身。
小米上市了!小米破發了!小米報收價格與發行價基本持平了!小米今天暴漲13%!小米即將進入恆生指數……
小米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它上市之後的爭議?本文我們就小米上市之後的一些話題,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作者:小謙
來源:CSDN(ID:CSDNnews)
2018年7月9日,年輕人撐起來的第一支股票——小米集團終於順利在港上市,市值3700多億港元。
作為港交所首次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第一股,小米自曝光上市計劃之後就備受關註,此次更是在融資規模、投資大佬、公司市值、到場人數、關註人數等多個方面都創下了上市新紀錄。
剛上市股價就破發,可以說,順利上市就是小米最大的成功。上市之後,不管目前存在著多大的爭議,小米的未來和即將面臨的挑戰必將涉及手機和網際網路之外的領域,IoT將是小米樣式是否經得起市場考驗的關鍵機會。本文我們就小米上市之後的一些話題,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01 小米樣式,一個既不是網際網路公司也不是手機公司的“四不像”
小米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從主要營收上看,這是一家比同行利潤低太多的手機公司;從概念來看,小米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作為旁觀者,我們時常在小米究竟是一家手機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公司這個概念上爭議不斷。而且縱觀國內外的手機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我們卻很難找到一家樣式和小米一模一樣的公司。
這樣的公司在成功之前是一個四不像,但成功之後絕對就是一個新物種。因此,雷軍在這樣的爭議問題面前坦言:“我自己不糾結小米是硬體還是網際網路公司。”
作為一個投資孵化了210多家生態鏈企業的大平臺,小米還是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型公司。小米以手機業務為中心不斷投資大量硬體生態鏈企業,透過不斷降低純硬體利潤以求得使用者與現金規模的穩定,進而在多個細分硬體領域獲得一批忠實粉絲,透過其他網際網路增值服務以及大規模營收的少量利潤來盈利——這種樣式就是小米樣式。
在未來,拋開小米手機業務不談,如果小米的其他硬體收入無法快速追平手機,如果不能在其他多個硬體領域進入市場第一梯隊,那小米樣式的泡沫將自然被打破。但如果小米可以在IoT的其他細分領域獲得大量的營收與傲人的市場地位,那小米或將成為所有當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中,最早安全度過網際網路與智慧硬體融合期的企業,成為實打實的市場巨無霸,開創出一個屬於小米樣式的神話。
02 多項業務無法取得明顯市場優勢,小米最大的隱患來自自身
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小米樣式堪稱完美,其不僅可以繼續享受手機市場最後的紅利,在智慧硬體領域的佈局甚至某種程度上都已經走在了BAT前面。而且依託於小米建立的線上使用者規模以及線下零售渠道,很有希望在未來超越BAT。
也因此,如果要談到小米的危機,筆者認為小米最大的危機還是來自於自身,來自於小米生態的內部。
根據小米的招股書資料顯示,最近三年,小米公司的總收入由2015年的人民幣668億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幣684億元,再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1146億元。
▲雷軍曬小米集團招股書,650頁厚
而在主要的營收業務領域,手機是小米的主要來源。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年度,智慧手機部分分別貢獻其總收入的80.4%、71.3%及70.3%。
事實上,除開銷售手機,小米公司本身還在遊戲、金融、電商等多個領域涉及。但遺憾的是,不管是金融還是遊戲,小米自創立伊始就大力拓展的這兩項業務,雖然已經可以給小米帶來不小的收入,但在對應的細分行業中卻始終無法佔據絕對的市場優勢。
這樣的資料,其實就證明瞭小米在網際網路服務市場地位和營收能力,對比騰訊阿裡百度來說,相差實在是太大了。如果說遊戲、電商這樣的領域是屬於沒有先發紅利的市場,但小米孵化或投資做電視、路由器、手環等智慧硬體產品的時候,是明顯享有市場紅利的。
儘管如此,本身擁有大量發燒友使用者的小米,依然鮮少在非手機以外的其他硬體領域建立核心競爭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最近幾年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已經超過210家,這210家小米系企業雖然不至於給小米公司本身帶來極大的財務壓力,但這就是小米未來的希望。
當下的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平穩期,市場紅利不在,小米能夠穩住其在手機領域的營收與市場地位已實屬不易,如果短期內沒有其他的領域可以給小米帶來巨大的營收,小米整個生態也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因此,小米未來最大的危機,其實是無法透過孵化或者投資的方式再造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米手機”。遊戲、金融、電商,小米要在這些領域建立優勢已經基本不可能,如果小米一直保持高速的分散投資速度,卻不集中一些精力和資源在少數的入口級消費硬體市場進入市場第一梯隊,那小米的泡沫是很有可能破碎的。
03 5%的硬體利潤是把雙刃劍,小米非硬體收入必須做起來
作為年輕人撐起來的第一支股票,小米在過去的8年裡,的的確確對得起價效比這個詞,這也成為其持續獲得大量消費者擁簇的重要原因。
此前,在小米還未上市的時候,一向低調的雷軍卻高調地放下豪言:“小米硬體綜合凈利潤率不超5%”。
此前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釋出的去年第三季度(也是小米手機增長最快的季度)主流手機廠商每銷售一部智慧手機賺取的利潤顯示,小米每部手機賺取的利潤僅為2美元,排名在vivo、OPPO、華為、三星和蘋果之後。其中,排名第一的蘋果手機每部賺取151美元。
在價格體系越來越透明的今天,越來越多暴利的行業開始被新興的企業和新興的樣式顛覆,小米也是以顛覆者的姿態顛覆了手機行業。但關鍵在於,從小米現有的營收來看,雖然小米網際網路業務的毛利潤要比手機高更多,但其整體營收與整個小米營收相比實在是太少。
消費者,天然就會被自然分類,天然就會被貼標簽。小米透過價效比獲得大量使用者,但小米也只是佔據了手機市場的一小部分,為什麼蘋果、華為、OPPO、VIVO這些其他的手機廠商利潤率比小米更高,甚至價格比小米更高卻可以擁有比小米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收入呢?
低價低利潤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手段,但一件商品真正吸引消費者的並不只是價格。小米如今鐵定硬體利潤不超過5%,如果未來小米的非硬體收入一直還是做不起來,那這就很難支撐起小米這麼龐大的生態,整個公司的負債率就會不斷提升。
要知道,智慧硬體是一個從資金方面比網際網路門檻要高太多的領域,縱然小米旗下擁有很多的生態鏈公司,但如果真正要在1-2個細分硬體領域建立起市場優勢,它依然需要砸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才有可能搶得好的市場份額。如果硬體利潤一直比同行低,非硬體收入又做不起來,那小米必將缺乏資金投入,也很難在硬體業務的市場推廣和研發上投入更多。
這樣一來,要讓泡沫成為奇跡,小米必須將非硬體收入做起來。
04 掌握核心技術能力,小米要創造奇跡必須加大研發投入
手機行業,小米作為一個後來者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跡,其中市場營銷應該是成功的最重點。在產品方面,雖然小米手機也持續在創新最佳化,但其面臨的專利官司,也越來越多。
根據小米此前公佈的招股書資料顯示:小米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12億元、21.04億元、31.51億元,研發投入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26%、3.07%、2.75%。如果將研發投入佔總營收比例這份資料指標與BAT、谷歌亞馬遜微軟相比,小米的研發投入實在是太少。
與此同時,雖然小米加大在專利版權的自我保護,但依然每年都面臨這大量大額的專利訴訟,其中就包括上市期間對小米提出訴訟的酷派。
全球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都在加大,這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從小米自身的發展來說,小米只有在專利版權和核心技術方面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智慧硬體戰場中不被技術研發拉後腿。
另外一方面,作為整個IT行業最活躍的大佬,雷軍早早的就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如今小米的上市也算讓其精神自由實現了一半。小米在過去的8年中給消費者們帶來了巨大的福利,但令人遺憾的是,不管是華為被訴訟還是中興的命運不被自己掌握,中國科技公司的技術方面一直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手機在內的很多解決方案仍不得不依賴於國外。
雷軍已經創造了多個神話,如果他有可能在實現他夢想的同時,帶領小米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建立世界級領先的優勢,那這或許會是雷軍對小米樣式最好的闡述:一個利國利民利小米的顛覆性創業樣式。
小米首日上市,雖然最終以破發收場。但筆者認為,對小米真正的考驗其實才真正開始:小米要麼會比樂視的泡沫更脆弱,要麼就將帶領一個引起全球科技界矚目的市場新契機。
關於作者:小謙,網際網路觀察員,CSDN 特約作者,多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個人公眾號小謙筆記(xiaoqianshuo)。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後臺對話方塊輸入以下關鍵詞
檢視更多優質內容!
PPT | 讀書 | 乾貨 | 高考 | 世界盃
Python | 機器學習 | 區塊鏈 | 揭秘 | 福利
推薦閱讀
Q: 小米的未來,你看好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