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的畢業季即將在轟轟烈烈的“城市搶人大戰”中拉開帷幕。“擇業”還是“擇城”?面對這個問題,許多畢業生有自己的思考,一部分人更看重城市對未來生活以及發展機會的影響,而另一部分人則傾向於先評估工作薪資待遇、發展前景,再鎖定意向城市。
除此之外,也有大量畢業生陷入了選擇的困境:哪座城市有更好的經濟前景和就業機會?哪座城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在可接受範圍內?什麼樣的工作最為稀缺?不同城市不同崗位的工資又有什麼特點?下麵我們就用資料來為大家解答這些疑惑。
作者:張玉涵 藍欣桐
製作:王鋮
製圖、來源:鏑次元資料(ID:dyclub-org),經授權轉載
在實習和就業的當下,小靜有些迷茫。
為了逃避“在哪裡發展”、“想從事什麼工作”之類的問題,小靜在本科畢業之後果斷選擇了考研,想給自己兩年緩衝期,但是“擇業”和“擇城”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她。面對當下國內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以及接二連三被理想工作拒之門外的打擊,她顯得越發地焦慮。
像小靜這樣的同學並不是少數,那麼對於年輕人來說,全國重點城市頒佈的人才吸引政策是否能夠緩解他們的工作和買房焦慮?哪些城市更需要什麼型別的人才,什麼樣的職業更有發展前景?這或許是每位畢業生需要考慮的問題。
01 席捲全國的“搶人大戰”
2017年,武漢打響了“搶人大戰”的第一槍。
被譽為“大學之城”的武漢,在2017年2月正式提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工程”;3月,武漢推出專項政策解決大學生住房難的問題;5月,再次出臺《戶口遷移辦理工作規定》,大學生落戶武漢幾乎“零門檻”。
緊接著,長沙釋出了“人才新政22條”,成都推出“蓉漂計劃”,濟南拿出“人才新政30條”,重慶也提出“黃金10條”來招才,於是全國各大城市不甘落後,紛紛入局。
而真正把這場“搶人大戰”推向高潮的則是北京和上海這兩座超級一線城市,在2018年3月份相繼推出了引進人才管理試行辦法和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
5月16日,天津市政府丟擲了“海河英才”計劃。40周歲以下只要攜帶身份證、本科及以上學位證及學歷證便可在天津市“落戶”,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條件,則更為寬鬆。
據統計,釋出人才政策的城市數量已超過20個,另外還包括成都、武漢、西安、長沙、濟南這幾個號稱史上條件最優厚人才政策的城市。這些城市在在戶口、住房、創業扶持等多項實際需求上給予了大力度的優惠。
▲資料來源:各城市公開政策整理,截至4月30日
▲資料來源:各城市公開政策整理,截至4月30日
這麼多優惠政策看起來也是非常有“誘惑力”了,除了北上廣深的政策看起來並不那麼“接地氣”,很多新一線城市確實是設身處地為畢業生著想,效果非常顯著。
根據2018年一季度資料,杭州應屆生的留存率逼近90%,接近北上深。高學歷人才(碩士及以上)流入率達到1.32,大幅領先其他新一線城市。成都高學歷人才流入率達到1.19,在新一線城市中僅次於杭州。
▲資料來源:BOSS直聘《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資料來源:BOSS直聘《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另一方面,以武漢和西安為代表的城市,在保留人才上有了顯著進步,但吸引高階人才方面仍然不夠。另外,也有像南京這樣的城市,人才流入率不僅沒上升,反而還有小幅下降。
▲資料來源:BOSS直聘《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資料來源:BOSS直聘《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資料來源:BOSS直聘《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
02 城市發展的“吸引指數”
小周在武漢讀大學,如果現在就決定留在武漢,落戶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他也有擔心,“因為我的專業和金融相關,北京、上海有很多非常好的就業機會,但武漢在這方面並不佔優勢。”
可見,政策引進人才是一方面,這些城市本身的吸引力也是影響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
從各個城市的GDP資料,以及常住人口的變動,可以看出北上廣深依然有著巨大優勢,同時天津、成都、武漢緊追其後。在同比增長方面,新一線城市的增長率略高於北上廣深,都有不錯的發展前景,天津則有點例外。
▲資料來源:各城市統計局
▲資料來源:各城市統計局
另一方面,從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來看,上海、北京、深圳三座城市的外來人口偏多,特別是上海,常住人口已經超過北京,這也是大城市發展突出的弊病,人口越多也就意味著戶口、買房等競爭壓力越大。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各市統計局
城市的宏觀資料只能幫助我們看到整體發展情況,而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能否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這才是維繫生活品質的經濟來源。
▲資料來源:《財富》雜誌的2017年世界500強
▲資料來源:《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不論是世界500強企業還是全國獨角獸公司,北京都佔了幾乎一半比例,其次是上海。這也意味著在北京和上海這種大城市,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好的發展前景。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批批年輕人下定決心去大城市,但是結果卻是喜憂參半。
03 城市宜居的“吸引指數”
小曦今年碩士一年級,離畢業還有一年的她已經在考慮購房的問題了。“我爸爸給我看好了一處房子,地段好,價錢也實惠,他說一定要抓住機會入手,不然以後還得漲”,說完她仰天長嘆一口氣:“我這還沒踏出校門就欠了一屁股債,下半輩子怕是要砸在銀行手裡了。”
房子自古以來一直被視作安身立命之所,它不僅是身心的歸宿,也是幸福的前提,正因為此,房價的漲跌始終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
▲資料來源: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在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中,廣州的房價最為平易近人,平均單價約為32000元/平方米,是北京房價的一半。在眾多新一線城市中,武漢、長沙、鄭州、成都等中西部城市房價相對較低,加之其頒佈的強有力的人才安居政策,使得一群大學生在畢業之後選擇了留在這些城市。
除了房價以外,一個城市的生活成本如租房、衣食、交通、公共服務等費用也是大學生在面臨工作選擇時重點考慮的內容。經濟學人智庫最新釋出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調查》顯示,除了一線城市以外,大連、青島、蘇州和天津這四個大陸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高,畢業生群體若選擇在這些城市就業,除了固定薪資以外還應當特別關註車補、餐補等福利待遇。
▲資料來源:《經濟學人》2018全球生活成本報告
房價、物價、發展前景等硬性指標是影響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有時候氣候、環境、教育、鄉情等軟性指標反而是人們選擇長久留在一座城市的關鍵性因素。
從2007年起,國家統計局與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經濟生活大調查》每年都會評選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標準主要包括市民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定感、滿足感,以及外界人群對該城市的嚮往度和贊譽度。幸福感雖然是主觀性指標,但它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城市的宜居水平。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作為上榜次數最多的城市,杭州在經濟、文化、環境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不容小覷。從人才凈流入率資料來看,杭州已經成為那些想要“逃離北、上、廣”的畢業生的首要選擇,長沙、成都、武漢等新一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也已經超過了一線城市。
▲資料來源:獵聘網《2018年杭州中高階人才“杭漂”大資料報告》
04 畢業生如何擇業?
部分應屆畢業生已經在去年的秋招或今年的春招中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也有很多畢業生仍然掙紮在“擇業難”的困境之中。到底應該堅守學了幾年的專業理想,還是謀求所謂的高薪或穩定呢?這是畢業生求職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就行業平均工資來看,基金、證券、期貨、投資等金融行業一直是當下薪資最高的行業;就人才需求來看,金融行業在2018年的春季招聘中提供的崗位數量僅次於IT網際網路行。因此,想要拿到高額薪資且快速提升個人能力的畢業生可以考慮從事金融行業。
▲資料來源:脈脈資料研究院《2018年春季熱門招聘職位》
網際網路行業是近幾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即便是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其依然擁有無限的上升可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人才需求,加上其可觀的薪資待遇,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成為了當下各大招聘平臺的香餑餑。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
75%的網際網路行業崗位由民營企業提供,其發展前景雖好,但也正因為行業要求變化之快,從業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緊跟發展潮流,否則將面臨淘汰的危險。因此,追求工作穩定,不喜歡工作壓力的畢業生可以選擇國企、事業單位的崗位就業。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
要走出擇業的焦慮、迷茫與不安,畢業生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也可嘗試先就業再擇業,在工作中發掘自己的優勢、提升能力,再根據內心的需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
結語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電影《天下無賊》中的這句經典臺詞在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深刻。這場越演越烈的搶人大戰一方面為城市的發展儲存了充足的後備力量,另一方面也切實緩解了大學生群體的就業壓力。
除了各城市人才政策提出的優惠待遇,畢業生在選擇未來發展城市的時候還應該充分考慮城市發展機遇、城市生活成本、城市宜居水平等要素與自身需求的契合度。
若個人素質較高且抗壓能力較強,可以優先考慮在一線城市發展;若想要逃離“北上廣”但又渴望高薪和優質生活,可以把杭州、南京等作為首選城市;若不想承受高房價、高生活成本且對生活幸福感要求較高,可以選擇在成都、長沙、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發展。
與考慮“擇城”問題一樣,畢業生在“擇業”時也應明確自身的能力、愛好和需求,綜合判斷行業發展前景、行業壓力、崗位薪資待遇等諸要素,選擇最滿足自身條件且最符合自身期待的職業,切勿眼高手低或望而生畏。
推薦閱讀
Q: 城市和行業,你會怎樣選擇?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