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福利來了!PLC的資料(免費),你要嗎?》
物聯網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一個技術熱點,然而很多人對於物聯網還很陌生,以下總結的20個問題可以幫助您全面的瞭解物聯網。
1、物聯網是什麼?
通俗地講。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一種網路;第二,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透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 全球定位系統、鐳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被劃入物聯網,而物聯網的物要滿足什麼樣的要求才能被劃歸在物聯網範圍之內呢?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要有相應資訊的接收器;2、要有資料傳輸通路;3、要有一定的儲存功能;4、要有CPU;5、要有作業系統;6、要有專門的應用程式;7、要有資料傳送器;8、遵循物聯網的通訊協議;9、在世界網路中有可被識別的唯一編號。
而重點的在感測,而不是網路
2、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慧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蒐集等多個領域。其實未來的物聯網可以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網際網路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路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路內的人員、機器、裝置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但這一天的來很遙遠,最起碼現階段任重道遠
3、物聯網的原理?
物聯網的原理載物聯網的概念中其實已經提及,在這裡主要從應用角度將物聯網的原理具象化,以比較的方式揭示物聯網的原理。“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的思路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築物,而另一方面是資料中心,個人電腦、寬頻等。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晶片、寬頻整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在此意義上,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其中包括經濟管理、生產執行、社會管理乃至個人生活。
4、物聯網三大應用架構?
基於RFID的物聯網應用架構
基於感測網路的物聯網應用架構
基於M
5、一個完整的物聯網系統的構成或產業鏈的劃分為幾層?
目前業界比較統一的觀點基本都認為應該包括三個層面: 末端裝置或子系統,通訊連線系統,以及管理和應用系統。筆者把它歸結為Device—裝置,Connect—連線,和Manage—管理。
中國移動也把物聯網概括為三層: 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用大眾化的術語來說: 第一個層面是全面感知,就是讓“物”會“說話”,成為“智慧物件”,將其進行識別或資料採集; 第二個是可靠傳遞,就是透過現有的五花八門的有線和無線通訊網路將資訊進行可靠傳輸; 第三個是智慧處理,對採集上來的資料進行處理和展示。
底層: Devices(裝置或資產)
用非技術的術語來說,物聯網要連線和服務的物件是末端裝置(Devices)和各種資產(Assets)。 這包括靜止或移動的資產,各種基於微處理器做成的應用系統、各種智慧卡和RFID卡等等,數量在萬億以上。
DCM之“D”(末端裝置),也就是三層劃分中的感知層的感測節點,在感測網路術語中有一個新詞,稱為Mote(微塵或智慧塵埃)。每個Mote含有一個微型處理器(通常是低功耗MCU)、無線通訊晶片、各種感測器、足夠的記憶體和硬體能力,能夠以較低的功耗執行監視與控制任務。
由於監控物理環境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突出,物聯網才受到極大的關註,有人提出M
中層: Connect(連線與通訊)
物聯網通訊層是連線智慧裝置和控制系統的橋梁,用通俗的話說無外乎兩大類: “天上飛的”無線(Wireless)通訊和“地上走的”有線(Wireline)通訊。
上層: Manage
(管理和應用軟體)
管理和應用軟體是物聯網產業鏈條中的關鍵因素,是其核心和靈魂。物聯網軟體可包含: M
6、物聯網產業鏈有哪些關鍵環節?
上個問題說的是產業鏈的層次問題,這個問題說的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其實大家說法都差不多,只不過有些名詞叫法不同,關鍵環節可以是直接代表某個層次,也可以是某個層次的主要方面,而物聯網產業鏈由應用解決方案、感測感知、傳輸通訊、運算處理四大關鍵環節構成,並以應用解決方案為核心。從產業鏈構成的角度,物聯網是以應用解決方案為核心,以應用解決方案、感測感知、傳輸通訊、運算處理為關鍵環節的整合創新價值鏈。其中,應用解決方案是核心,物聯網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是面對某項具體的應用而存在的。物聯網的創新、普及和應用,將是以具體的應用解決方案的整合創新為核心的。感測感知是基礎。作為物聯網的神經末梢,感測器的需求將會是整個鏈條總量最大和最基礎的環節。
7、RFID技術是什麼?
上個問題說了感測感知是物聯網中非常重要的技術,而重要的就是射頻識別(RFID)技術。那麼我們再來說一下這個最關鍵的RFID技術。RFID是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英文縮寫,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 通俗點說 而 RFID,正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在“物聯網”的構想中,RFID標簽中儲存著規範而具有互用性的資訊,透過無線資料通訊網路把它們自動採集到中央資訊系統,實現物品(商品)的識別,進而透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路實現資訊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
8、物聯網的開展步驟是什麼樣的?
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上的開展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並且需要國家政府的主導以及相關法規政策上的扶助,物聯網的開展具有規模性、廣泛參與性、管理性、技術性、物的屬性等等特徵,其中,技術上的問題是物聯網最為關鍵的問題。請註意,一會我們還就此問題講一下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其實最主要的差距就在此,個人認為
一般來講,物聯網的開展步驟主要如下:
(1)對物體屬性進行標識,屬性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屬性
(2)需要識別裝置完成對物體屬性的讀取,並將資訊轉換為適合網路傳輸的資料格式;
(3)將物體的資訊透過網路傳輸到資訊處理中心
9、物聯網產業的三大發展階段
物聯網的開展步驟是物聯網的具體的搭建過程,問這個問題是更高層是產業發展過程。
據長城戰略諮詢預測,中國物聯網產業10年3階段發展路線圖,形成三大細分市場,並指出中國物聯網產業未來十年(2010至2020年)將經歷應用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務、企業應用、個人和家庭應用三大細分市場。
應用創新、產業形成期——未來1至3年,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應用帶動產業鏈形成。未來1至3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處於產業的形成期。物聯網將以政府引導促進、重點應用示範為主導,帶動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產業發展初期將在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的政府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結合應急安防、智慧管控、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公眾服務等具有迫切需求的應用場景,形成一系列的解決方案。隨著應用方案的創新、成熟和推廣,帶動產業鏈的感測感知、傳輸通訊和運算處理環節的發展。
技術創新、標準形成期——未來3至5年,行業應用標準和關鍵環節技術標準的形成。在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應用示範形成一定效應之後,隨著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初步成熟,企業應用、行業應用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點。各類應用解決方案逐漸穩定成熟,產業鏈分工協作更明確、產業聚集、行業標準初步形成。隨著產業規模的逐漸放大,感測感知等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進一步活躍,物聯網各環節的標準化體系逐步形成。
服務創新、產業成長期——未來5至10年,面向服務的商業樣式創新活躍,個人和家庭市場應用逐步發展,物聯網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未來的5到10年,基於面向物聯網應用的材料、元器件、軟體系統、應用平臺、網路運營、應用服務等各方面的創新活躍,產業鏈逐漸成熟。行業標準迅速推廣並獲得廣泛認同。各類提供物聯網服務的新興公司將成為產業發展的亮點,面向個人家庭市場的物聯網應用得到快速發展,新型的商業樣式將在此期間形成。在物聯網應用、技術、標準逐步成熟、網路逐漸完善、商業樣式創新空前活躍的前提下,物聯網產業進入高速發展的產業成長期。
10、目前我國物聯網發展過程中亟待突破的瓶頸?
我們所誰建立標準誰就有發言權,
標準化體系的缺失,是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即使在全世界範圍內,尚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出臺,標準的缺失將大大制約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規模化應用。
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有待突破。不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就會處處受制於人
出臺相關的可行性產業扶持政策,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謀求突破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關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應用領域,政策導向性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政策先行”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很高興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這一點也是我們的短板
11、物聯網的技術標準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沒有技術標準
物聯網正處於產業發展初期,仍有許多瓶頸等待突破,特別是缺乏統一標準體系和成熟商業樣式,被看作是制約發展的關鍵要素。
統一、規範的標準是物聯網產業化發展的前提。但目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物聯網標準都還處於研究制定階段,而且標準的制定通常又涉及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協調,制定過程極其複雜。
目前我國對物聯網應用領域的研究與美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中國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感測網領域標準制定的主導國家之一。目前國際上已成立一個物聯網標準研究組,中國在裡面佔據了一個重要角色,而且中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也被採納,預計正式的標準要到兩三年後才能出臺。
12、物聯網需發展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國家安全問題
中國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如果與國外機構,進行專案合作,如何確保企業商業機密、國家機密不被洩漏?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還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隱私問題
在物聯網中,射頻識別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在射頻識別系統中,標簽有可能預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而如何確保標簽物的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便成為射頻識別技術以至物聯網推廣的關鍵問題。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政治和法律問題。
13、我國物聯網和國外差距
差距一:最大的差距在於雙方對物聯網發展思路或者發展路徑的認識上的不同。
我們談及推動物聯網發展,標的就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一言以蔽之,我們的發展路徑追求的物聯網短期內快速實現產業化和工業化的直接標的。還是技術驅動和唯技術論的唯工業論的狹窄視角和思路。技術為先,工業化為標的
但是,反觀歐盟,在一開始的時候,歐盟的行動首先選擇的是建立可競爭的公開和透明的管理架構,以及如何確保資訊和個人安全的可信任的政策模型。而對問題的討論,歐盟首先開始的就是法律方面的討論。架構為先。立法保障
很顯然,我們的物聯網還停留在唯技術和工業化的階段。高下之分,顯而易見。
差距二:資訊保安的保障機制,在中國沒有受到關註。
如果物聯網是連線物理世界和人類世界的網路,那麼,資訊保安如何保障,將直接決定著物聯網發展的前景和規模,沒有人願意把自己暴漏在紫外線的直接暴曬之下。所以,歐盟有計劃2010年資訊社會隱私方面的指導,而也有晶片預設權計劃。不像我們,還只是在計劃告核心晶片的技術突破。
沒有法律層面的安全保障,有了突破的核心晶片,只能成為為虎作倀的工具或者成為新興工具所謂被原罪的來源。安全保障機制才不會使新工具被用作罪惡的來源,我國大量手機機主資訊被出賣就是很好的例子
差距三:物聯網管制和非管制政策理論架構在中國鮮有提及。
根據歐盟的觀察,物聯網在未來可能出現的信任、可接受性和安全性挑戰,為此,歐盟專門在一個組織開展政策框架研究。我想,在中國,物聯網的發展在信任和行業壁壘上,遇到的挑戰將不必歐盟小,甚至可能更大。而且可能涉及更多的部門協調。但是,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我們從來缺少的都是對管制政策的研究,只是把目光放在了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的突破上。
就像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那些高新計劃的出臺,鮮見配套的管制政策體系能夠跟上,當到了發現存在問題時又各個部門一窩蜂齊上陣,你管你的我管我的,現有協調。
不知道我們的物聯網能夠走出這個怪圈?
差距四:核心技術的定義的差距。
我們計劃在感測器感測器網節點、感測器閘道器;超高頻RFID、有源RFID和RFID中介軟體產業進行發展和突破,而歐盟重點關註在微電子、非矽元件、能源獲取技術、無所不在的定位、無線智慧系統網路、安全設計、軟體模擬等上面。
誰是誰的基礎,比較之間,高下自然顯而易見。我們還是在做應用技術的突破,而鮮有基礎技術和理論的突破。那麼,走上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跟隨老路,就成為必然趨勢,如果我們思路不能調整的話。
14、物聯網RFID技術目前的實際應用有哪些?
目前,RFID在各個國家正滲透到社會的很多領域,對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企業效益、加強公共安全產生著重要影響,應用比較廣泛的有證照防偽、智慧交通系統、物流領域、電子支付、資產追蹤管理等行業。
國內RFID的典型應用如:
1)上海世博會門票
2010年5月份開始的上海世博會的門票系統將全部採用RFID技術,每張門票內都含有一顆自主智慧財產權“世博芯”,透過採用特定的密碼演演算法技術,確保資料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外界無法對資料進行任何篡改或竊取。
2)中國移動廈門e卡通手機支付
移動e通卡是基於移動RFID技術實現的多功能移動電子商務服務,將傳統的e通卡應用整合到手機中,從而實現手機SIM卡、公交卡、銀行卡、企業管理卡四卡合一,一卡多用的作用,只需要掏出手機,就可以順利在公車、輪渡等處輕鬆刷卡,甚至還可以購物消費。
3)中小城市局域性年費車輛識別與監控系統
一些實施了用RFID系統實施年費收費方式管理的城市都為每輛“年費車輛”配發一個不可拆卸,不可修改其ID號的無源被動式電子標簽。作為車輛唯一的身份標誌。實現“年費車”一車一卡,從而徹底堵住用“套牌”的辦法偷漏年費的漏洞能,保證既能保證嚴格監管,又能確保交通的通暢。
國外重點國家RFID的典型應用如:
美國
1) 物流管理——美國海軍應用RFID進行反向物流試驗
美國海軍運營RFID技術在美國海軍資產管控處(ATAC)和國防物流機構(DLA)工廠之間跟蹤破損零件,減少了ATAC和DLA雙方的工作負荷,並提高物資資料的精確性和一致性。
2) 物品管理——美國M/A-COM推出RFID叉車託盤讀取系統
美國微波及射頻方案專業供應公司M/A—com推出的新型的感測器主要為基礎的RFID叉車系統,安裝在最新或已有的RFID託盤標簽讀取裝置上,在讀取託盤標簽時使用感測器進行識別,減少了潛在的誤差,適應於配銷及製造等行業。
3) 自動化管理——美國德克薩斯州El Paso縣的911中心的RFID系統
美國德克薩斯州El Paso縣的911中心,為當地70多萬居民服務,那裡的工作人員每月處理45,000多個緊急呼叫。
日本
1) 利用RFID技術,日本東京的快速路上已經實現了不停車收費,對解決交通阻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日本大型企業集團TOPPAN,在其下屬的食品生產加工廠三年前就開始利用RFID進行從原料管理、生產過程到出廠產品等全面的管理,經過三年的實踐,已經為該廠帶來的巨大的效益。
3) 日本農業水產省利用RFID技術,進行了綜合型食品跟蹤系統開發和驗證。透過使用RFID技術,對多種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多種流通渠道內進行了食品跟蹤系統的驗證試驗。
韓國
1) 韓國RFID用於貨運港口
韓國政府在釜山建立的RFID系統,用於在這個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追蹤貨物。該專案採用Savi公司的一些有源的RFID,在集裝箱沿著供應鏈移動的時候,標簽將收集從方位和安全狀況到集裝箱內照明,溫度和濕度的各種資訊。這些資訊將被實時收集,並上傳到一個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訪問的監視網路進行貨物的監控管理。
2) 韓國RFID應用停車管理系統
韓國主要百貨店已與2009年年底將RFID技術應用於停車管理系統中,為百貨店的VIP顧客提供“智慧型停車服務”。啟用這個系統後,在 VIP顧客的車輛進入停車場時,商場就能獲得相關資訊,不僅能迅速為顧客提供空的停車位,而且在品牌櫃臺指南方面提供與眾不同的高品質服務。
3) 韓國RFID系統應用於服裝供應鏈
韓國服裝公司 The Basic House 已於今年2月份開始在製造廠、配送中心和商店測試和採用一套 RFID 系統,希望提高效率、減少缺貨。RFID 系統根據更精確的庫存檔點,幫助公司更好地預測和規劃服裝的製造和運送,減少公司商店的缺貨現象。
15、物聯網與
在我國,物聯網已正式列為國家發展戰略,並補充納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我國自主創新的
物聯網與TD―SCDMA結合,有利於推動國家經濟結構調整。調查資料顯示,僅2010年,物聯網產業鏈就將帶動千億規模的GDP,與我國自主研發的TD―SCDMA網路結合,必將孵育一個巨大的民族產業市場。
物聯網與TD―SCDMA結合,有利於提升國家資訊戰略安全。在發展物聯網中採用自己國家的標準、技術、裝置等,可以更好地確保國家整體戰略安全,在未來的國際資訊交流中也更具有主動權。
物聯網與TD―SCDMA結合,有利於加快自主科技創新。未來在制定物聯網標準以及末梢感測標準的時候,如果與我國自主創新的國際通訊標準相結合,形成系列完整的標準,那麼對於我國的發展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藉助TD―SCDMA,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將在未來更具競爭力。
16、物聯網發展中那些企業會受益?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延伸,從投資角度看,首先受益的是RFID和感測器廠商,接著是系統整合商,最後是物聯網運營商。這是因為:第一、RFID和感測器需求量最為廣泛,且廠商目前最瞭解客戶需求;第二、物聯網涉及眾多技術和行業,系統整合需求巨大,且系統整合商有可能掌控上游供應商;第三、物聯網的應用將從行業垂直應用向橫向擴充套件,對海量資料處理和資訊管理需求將催生運營商巨頭。從增長空間的角度看,增長最大的是物聯網運營商,其次是系統整合商,最小的是RFID和感測器供應商。這是因為:第一、物聯網運營商是新興的子行業,且未來很可能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第二、系統整合的需求將遠高於目前電信網和網際網路的需求;第三、RFID和感測器廠商由於核心技術掌握度較低,很可能形成完全競爭的格局。
我們的物聯網投資策略是分階段投資,著眼當前,佈局中長期。即:短期(1-2年):二維碼、ID/感測器企業和SIM卡廠商;中期(2-5年):物聯網系統整合商;長期(5年以上):物聯網運營企業。
17、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成熟的物聯網商業樣式是什麼?
中國銀聯宣佈由中國銀聯聯合有關方面研發的新一代手機支付業務目前已進入大規模試點階段,試點區域已擴充套件至上海、山東、寧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省市。這預示著手機支付已開始進入規模化。
此前手機錢包已進入中國移動2010年的KPI計劃,手機支付爆發在即”。實際上,運營商這一端已經在積極地推進物聯網相關業務。中國移動已經在廈門建立了TD無線城市,對推動物聯網規模化應用進行試點。所以在中國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成熟商業樣式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移動運營商
18、政府對物聯網的措施規劃
為什麼說移動運營商有可能創造第一個大規模的成熟的商業樣式呢?這裡還是離不開國家的支援。
中國將採取四大措施支援電信運營企業開展物聯網技術創新與應用。這些措施包括:
1.突破物聯閘道器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創新。
2.制訂中國物聯網發展規劃,全面佈局。
3.推動典型物聯網應用示範,帶動發展
4.加強物聯網國際國內標準,保障發展。
19、物聯網是機會還是泡沫?
歷史經驗表明,重大的經濟危機往往會催生新一輪的技術革命。1987年的經濟危機,成就了網際網路資訊科技革命,其影響力持續至今。2000年前後,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一些名頭響亮的網際網路公司早已銷聲匿跡。
而如今物聯網熱潮又將迎來怎樣的命運?
一方面它是真實的,有現實的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已經有了應用。
另一方面有炒作的泡沫,以後可能還會更混亂。物聯網是個大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要真正形成產業化,所花的時間恐怕比網際網路更長。
20、未來物聯網產業規模到底有多大?
物聯網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物聯網產業發展研究(2010)》報告為我們大致理清了脈絡,該報告對物聯網產業鏈、發展階段和未來規模進行分析指出:第一、物聯網產業鏈由應用解決方案、感測感知、傳輸通訊、運算處理四大關鍵環節構成,並以應用解決方案為核心;第二,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路線圖——未來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經歷應用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3個階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務、企業應用、個人和家庭應用三大細分市場;第三,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總體規模,預計到2015年將超過1萬億、2020年將超過5萬億。
尋找同路人
可透過選單查詢自己喜歡的文章彙總:
【現場儀錶】【DCS部分】【PLC部分】【SIS部分】【通訊】【標準】【數字化】【問題解答】此處列出部分連結,更多文章透過選單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