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比特幣瘋漲,區塊鏈火了,一些人帶著一夜暴富的美夢,跳進了別人挖好的大坑。
K特幣最早出現於2015年12月,這個傳銷組織把自己的“傳銷+炒幣”產品總稱為“GMK”,所炒的幣就是K特幣。2016年中旬,央視曝光GMK等樣式是傳銷,後面又改名為“TCD”。
“咱們農村有很多野菜,尤其這個香椿特別好吃,特別香。”楊大爺砸吧砸吧嘴,滿桌飯菜熱氣騰騰,媳婦、兒子、兒媳還有4歲孫女,一家人圍桌而坐。
這是在北京市懷柔的一個小村莊,我和同事驅車70公里來到此處。
將近60歲的楊大爺,在懷柔農村附近國企上班,只是一位物業管理的普通員工。
席間錶面一片祥和,背後卻是我和兒子兒媳設好的“一莊局”。
這一切,都緣於楊大爺陷入一種傳銷幣,中毒太深。
他相信到了2020年,自己的一枚幣就是一套別墅。
“有風水先生給我算了一卦,我接下來肯定會飛黃騰達,看來看去,不就是這個幣嘛。”
楊大爺笑開了花,在座的我們卻深深地憂慮。
01 父親的反常
自從接觸了傳銷幣,楊大爺身上有了諸多奇怪表現。
比如,每天的凌晨1點鐘,鬧鐘響起,楊大爺都會準時起床,開啟手機,開始各種操作;
“每天下班回家後,我爸就把自己悶在房間裡。”兒子小楊繼續回憶,“在炕上聽裡面的音訊,聽啊聽,聽得心潮澎湃”;
像許多瘦削的農村大爺一樣,楊大爺在飯桌上很少說話。但一談到買幣,瞬間變得精神抖擻,眼睛開始閃光。
儘管每月收入不到4000元,楊大爺累計投入近6萬元炒幣。
兒子不肯給錢,他就透支4張信用卡。小楊表示,幾萬塊其實也賠得起,就怕老父親再沾上高利貸,那就真的是無底洞了。
楊大爺所陷入的這個區塊鏈傳銷組織,遍佈河南、山東、黑龍江、吉林、湖南等地,專門針對中老年人下手。
自2015年12月8日啟動,目前已有100萬“會員“,勢力還將進一步擴大。
小楊特別希望藉助媒體來曝光這種傳銷幣,讓父親回覆往日正常的生活。
02 暴力拆解K商品
這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都是因為楊大爺陷入了一種傳銷幣——K商品(K特幣)。
▲K特幣(kitcoin)的官網
K特幣最早出現於2015年12月,這個傳銷組織把自己的“傳銷+炒幣”產品總稱為“GMK“,所炒的幣就是K特幣。
2016年中旬,央視曝光GMK等樣式是傳銷,後面又改名為“TCD”。
K商品推廣樣式前期靠拉人頭入單(傳銷),後期靠炒幣盈利(還挺有社群意識)。
▲TCD的官方介紹PPT
總之一句話:我們是全球最牛逼的幣,集合了所有幣種的優點。
TCD中國區總監王立清、王立平孿生兄弟,2015年獲得中國好聲音安徽區冠軍,現在成功跨界到區塊鏈。
▲從演藝圈跳到幣圈的兄弟倆
歌手轉為佈道,也算是降維打擊了。
▲王某人的日常發言
兒子小楊向記者展示這個影片,情緒非常激動,憤怒地說,“跟個狗一樣!他們那是沒給我講,要給我講,我上去就來一拳。”
可別小看了K商品,不光有網站、錢包、github上傳程式碼,還有商學院。
這裡有上百個講師,這些大叔大媽24小時輪流貼心地解答“K商品家人們的“投資”問題。
每天下午1點和晚上七點,準時演講分享課程,N個群同步轉播打雞血。活躍的群回覆以及整齊的佇列,秒殺多少商學院。
▲大媽講師,就問你服不服
這是他們眾多“忽悠招數”的其中一個罷了。
搭上了區塊鏈的東風,再配上傳銷,聞起來都是暴富的味道。
但是,K商品的標的群體是中老年人,給他們上課講區塊鏈,忽悠他們買幣?這究竟怎麼做到的。
03 楊大爺入局
時間回溯到2016年12月,家住“北京七環”懷柔農村的楊大爺,在鄰居馬大姐的介紹下開始入坑:“老楊,我這有個發財機遇,來錢快,你感興趣不?”
馬大姐是楊大爺的好友,鄰居中的熱心腸。她平時喜歡喝茶嘮嗑串門,在村子裡還有些威望和說服力。
都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其實“農村路也滑,人心更複雜”。
楊大爺一聽發財,頓時來了精神。
馬大姐接著說:“我給你先入單,這入單名額可不多了(說入單名額稀缺有限,是拉人入單的常規手段)。一單才2000塊,少抽兩盒煙,少玩兩把牌唄,也不心疼。請老師給咱講課,慢慢你就明白了。”
“‘入單’是什麼?”楊大爺有些疑惑。
“其實我也說不太清楚,不過咱有老師,給你上課你就懂了。”馬大姐斬釘截鐵地說。
“2000塊還能賠得起,萬一真發財了呢?”渴望暴富的楊大爺,心裡一掂量,顧慮就煙消雲散了。
K商品宣稱,只要入單2000元,每天分紅1.8美元,連續分紅130天。發展“下線”還有源源不斷的提成。
為瞭解釋這超高的收益率,他們對外宣稱:“不相信這種收益率的人,一定是很落後了,當初聽說比特幣的人,早就翻了2萬倍。”
“而如今,比特幣價格已經很高了,玩不起,不划算。這個K商品比比特幣、以太坊更優秀。”
有了前期的入單,接下來就是培訓洗腦,有線上分享,還有線下活動。
他們深知老年人的心理弱點,講大趨勢,講政策。
楊大爺入單也慢慢增多。
兒媳婦告訴記者:“我爸接觸1年半了,到現在都不知道什麼是區塊鏈。就是跟他們講趨勢,講國家政策!”
這群見證著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中老年人,深知機遇的重要性。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他們研究能力相對缺乏。正是抓住這樣的心理,最容易被“國家支援”、“未來”、“趨勢”這套說辭忽悠住。
K特幣大量利用央視、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對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報道,來說服中老年人承認這種趨勢。
“我爸甚至還跑去泰國,參加了K商品在曼谷舉辦的會議。”
兒子小楊跟記者描述了父親和其他群友一起出國,參加了上萬人的集會,“就是去給你上課,看看礦機、見見創始人,給‘貢獻’大的人頒獎,繼續買買買。”
記者就此事向楊大爺求證。
回憶起泰國之行,他笑得合不攏嘴,臉上的褶子又深了幾分,滿滿都是驕傲和自豪:“會場就在泰國總理辦公的旁邊,我們遲到了,泰國警察還開路呢。”
兒媳補充道:“我爸回來還告訴我們,會場有上萬人,都是全國各地的‘K商品家人’,還有不少是外國人呢。不同地方穿的衣服還不一樣,咱北京片區的穿藍色衣服。”
▲多個區域會員祝泰國論壇成功舉辦
區塊鏈專案出國集會,一方面顯示自己的國際化,貼上“高大上”的標簽,另一方面,也逃避了國內的監管。
還有一點,這些農村中老年人,大多沒有見過世面,他們出國參會,有參與感、自豪感。
▲2017年8月泰國高峰論壇現場
經過泰國之行,楊大爺對此更深信不疑。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拿了他們的身份證,給兒子兒媳“入單”。
楊大爺還背著家人,不跟其他炒幣者“張揚”,偷偷地從別人手裡,又買了1萬塊的幣。
兒子小楊和兒媳婦,看到父親如此深陷其中,都不敢給他更多的錢。可是沒想到,儘管每月工資只有三四千元,來自農村的楊大爺,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辦信用卡套現。
兒媳婦對此表示,自己感到十分震驚:“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群友教他的。我們家有POS機,咱爸找我老公,要刷卡套現。追問下,才知道他辦了4張信用卡。套現四五萬,全拿去買幣。”
小楊和兒媳婦已經不敢想象,如果接著往下發展,父親是否會拿著身份證,找到高利貸貸款……
想到這裡,他們對鄰居馬大姐的怨氣,又多了幾分。
04 深陷騙局
50多歲的楊大爺,依舊堅持每晚半夜1點鐘起床,準時登陸神秘官網。
兒媳婦解釋說:“就是把各種代幣換積分,積分又換代幣。就是自己耽誤自己時間,讓你自己玩。規則設計得跟天書一樣,還說能拿積分換手機、換汽車、換各種東西。”
經過一年半的折騰,小楊說:“我爸還真是去換了部手機,說是跟華為合作的定製機。結果到現在一年了,手機都沒影呢。後來K商品的人又說,那個手機不好。”兒子小楊補充道。
家裡人多次試圖勸楊大爺,不要越陷越深。
楊大爺總是擺擺手,特別胸有成竹,只留下一句話:“等2020年,到時候我就掙錢了。不然你們不會相信我。”(官方反覆強調2020年1個K特幣將達到人民幣14萬元)
有一段時間,他拼命勸說父親抽身。楊大爺總是回答:“我不聽你的,到2020年,我就指著把K特幣賣了。”
兒子追問:“你賣給誰啊。”
父親總是回答:“到時候炒上了,有的是人願意買。”
兒子心裡非常清楚,父親身邊的人都是工薪階層,人家踏踏實實地掙錢,沒有發財夢。自己明知道這個東西是騙人的,怎麼往下傳。
“爸,要不我們先把幣換出去一點,回本了。剩下的就投裡面。”
父親非常堅決地說:“那不行!我幣少了啊!”
兒子和兒媳,對於父親炒幣的這六萬塊錢,已經認栽了,他們最擔憂的其實是父親美夢醒來的那一天。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父親那麼驕傲自信的事情,最終成為泡影,他會不會擔心家人怎麼看他,身邊的人怎麼看他,他很要面子的,到時候就很麻煩了。”
“錢是其次。聽說很多老人家,打個麻將,一下子太激動,就心梗過去了。咱爸到時候,接受不了怎麼辦。”
這成為了夫妻倆最大的擔憂。
05 瘋狂背後的原因
楊大爺如此瘋狂,背後是一顆溫柔的心。
天天聽各種影片、音訊,每天半夜1點起床登陸官網做各種“任務”,跑泰國參會,偷偷拿兒子兒媳身份證“入單”、還開4張信用卡套現……
兒子小楊明白父親,行為如此瘋狂的原因:“我爸一直都覺得虧欠了我。”
“18歲開始,我就自己去北京闖盪,沒花過他的一分錢。”小楊點燃了一根煙,然後又長長嘆了一口氣,接著說:“他覺得自己不像其他父親,沒給孩子留下什麼財富。”
所以,楊大爺特別想透過自己的本事,給孩子留下一筆讓人驕傲的財富。
楊大爺不止一次對小楊說:“兒子,你就等著吧,等到2020年,我就給你開輛豪車。什麼賓士寶馬,保時捷卡宴啥的。”
人活一輩子,總想給孩子留點什麼,K特幣寄託了楊大爺這最後的希望。
……
K特幣就像當初的五行幣一樣,為傳銷幣。如果你身邊有容易入局的中老年人,請一定分享給他,未雨綢繆。
作者:夏天
來源:北緯31度(ID:northern31)
推薦閱讀
日本老爺爺堅持17年用Excel作畫,我可能用了假的Excel···
Q: 傳銷幣猖獗,你周圍有親友中招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文章,請在公眾號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