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料顯示,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7789元,北京的平均薪酬水平排名第一併且已經過萬。但是在高薪酬的背後,每一個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承受著焦慮和壓力。其中,通勤是城市上班族每天都必須面臨的最直接的痛。
影片《大資料告訴你:北京人上班有多難?》:2分37秒
騰訊資訊視覺化實驗室聯合滴滴出行,以北京上班族的通勤時間、擁堵指數為主要維度,透過大資料為大家呈現北京版的《上班路上》。
根據“全國50城市上班距離及用時排行榜”,北京平均通勤時間為52分鐘、平均通勤距離為19.2公里,排在全國第一。如果你對這兩個數字沒有概念,可以看美國主要城市的資料:
據Auto Accessories Garage資料顯示,美國通勤時間最長的城市分為芝加哥(32.4分鐘),費城(31.2分鐘),紐約(29.5分鐘),邁阿密(29.5分鐘)和洛杉磯(28.9分鐘)。
北京上班族通勤痛苦不僅表現在通勤時長上,交通擁堵同樣讓上班族苦不堪言。曾有網友調侃,“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北京,讓他擠一次早高峰的八通線就知道了。”
01 擠在肉體間的靈魂
根北京地鐵官方資料,北京市16條地鐵線路工作日客運量約1200萬人次,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為2172.9萬人,也就是說,按每人每天乘坐2次地鐵計算,每天全市有接近30%的人乘坐地鐵出行。如果只計算上班族中乘坐地鐵的人數,這一比例會更高。
北京地鐵各線路中,最擁擠的是10號線,工作日客運量約170萬人次,其次分別是4號線(含大興線)、1號線。
如果你上班需要乘坐以上熱門線路,而且需要在樞紐站換乘,那麼痛苦指數註定將疊加。如影片中呈現的,北京地鐵最擠的換乘站包括3條線路換乘的地鐵站,如西直門、東直門、宋家莊、慈壽寺,以及兩條熱門線路換成的樞紐站,如西二旗、五道口、知春路、國貿、大望路、北京站、積水潭、西單等。在這些大站換乘,“等三趟地鐵上不去,最終靠列車員的推力擠上車”的情況,相信你早已習慣。
02 堵在路上的青春
根據《2017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北京的高峰擁堵延長指數(市民高峰擁堵時期所花費的時間與暢通時期所花費的時間的比值)為2.033,僅次於濟南的2.067,位居全國第二。北京到底“堵”在哪?
由上圖可見,工作日早晚高峰主要交通幹道幾乎都出現擁堵。而且二環、三環最堵,東邊比西邊堵,北邊比南邊堵。
二環、三環除了南部環路外,工作日從早上7點一直堵到晚上8點,早高峰和晚高峰實現了無縫銜接。
由於東邊有燕郊、通州等廣闊通勤腹地,且朝陽區是北京最為重要的就業基地之一,因此東部的主幹道最為擁堵,從二環到六環,東部環路都明顯比其他方向的路段擁堵程度更高。同樣,北部天通苑、回龍觀、昌平一帶也是上班族的集中居住區,擁堵程度也明顯較高。
另外,幾條高速公路:京開高速(西紅門南橋-菜戶營橋)、京承高速(來廣營橋-三環)、京滬高速(大羊坊橋-分鐘寺橋)由於承擔了從東、南到市中心的大批上班族,工作日的早高峰也嚴重擁堵。
▲圖:北京主幹道如同血管,部門路段早晚高峰定時“梗塞”
節選自文首影片《大資料告訴你:北京人上班有多難?》
03 北京,是去是留?
職住分離,是北京城市結構的明顯特徵。北京上班族主要居住在五環外的回龍觀、天通苑、門頭溝、通州、燕郊和大興,而就業集中區則位於中關村、西二旗、望京和國貿這4大區域。
▲圖:北京市主要居住區
節選自文首影片《大資料告訴你:北京人上班有多難?》
▲圖:上班族從四面八方趕往中關村、西二旗、望京、國貿上班
節選自文首影片《大資料告訴你:北京人上班有多難?》
工作區和居住區的明顯分割,使得北京通勤距離和時間都排在全國第一。
職住分離,也是住房由單位分配到市場化的必然結果。伴隨著城市的激烈變革和擴張,從前“前場後院”的職住接近格局被打破,就業、居住空間被不斷拉長,導致上班族的通勤距離也越來越長。
對北京而言,職住分離不僅帶來了擁堵的道路、無處落腳的早晚高峰地鐵,以及區域性地區居高不下的房價。畢竟在“公司離家近”“房價(租金)低”兩個互相矛盾的訴求面前,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了向房價(房租)妥協。於是,家越搬越遠,上班時間也越來越長。
而長距離通勤意味著鍛煉和睡眠時間的減少,嚴重損害身心健康。據美國地理學家聯合會的研究,通勤時間超過30分鐘的人比其他人死得早。通勤時間長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變相降低人的工作積極性——因為人們通常把“通勤時間”劃為“工作時間”,認為通勤等同於沒有工資的加班,於是很多人在工作時間偷懶,以平衡掉多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最終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
於是,在通勤時間、工作機會、薪酬、房價等堅硬冰冷的現實面前,那個拷問我們的問題又來了,北京是去是留?
來源:財看見-騰訊財經
精彩活動
推薦閱讀
2017年資料視覺化的七大趨勢!
全球100款大資料工具彙總(前50款)
Q: 北京的朋友,你是其中的一員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hzzy@hzbook.com
更多精彩文章,請在公眾號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