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從“鴻溝理論”看雲原生,哪些技術能夠跨越鴻溝?

 

歷史進入2019年,放眼望去,今天的整個技術大環境和生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己亥豬年春節剛剛過去的早春時節,我們來梳理和展望一下整個雲原生技術趨勢的發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其中有些變化在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身處其中的每一家企業。
如果說雲原生在2017年還僅僅是冒出了一些苗頭,那麼2018可以說是普及之年,雲原生變成了一個成熟的、被普遍接受的理念。
早在1991年Jeffery Moore針對高科技行業和高科技企業生命週期的特點,提出了著名的“鴻溝理論”。這個理論基於“創新傳播學”,將創新性技術和產品的生命週期分為五個階段:創新者(Innovator)、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落後者(Laggard)。

在Early adopters和Early majority之間有個巨大的鴻溝(Chasm),每個新技術都會經歷鴻溝,大多數失敗的產品也都是在鴻溝裡結束了其整個生命週期,能否順利跨越“鴻溝”,決定了創新性技術的成敗。今天我們嘗試以鴻溝理論為基礎來分析雲原生領域顛覆性的創新技術。

 

“Kubernetes is Boring”,邊緣創新有亮點

 

Kubernetes在2017年底成為容器編排事實標準,之後以其為核心的生態持續爆發,在傳播週期上可以說已經跨過鴻溝了,進入Early majority早期大眾階段,開始佔領潛力巨大的主流市場。

根據CNCF在2018年8月進行的第六次測量容器管理市場的溫度,83%的受訪者更喜歡Kubernetes的容器管理工具,58%的受訪者在生產中使用Kubernetes,42%的受訪者正在進行評估以備將來使用,40%的企業(員工規模在5000+)正在使用Kubernetes。Kubernetes在開發人員中已經變得非常流行。

進入主流市場的Kubernetes開始變得“Boring”,這很正常,甚至是一個好的現象。核心專案的創新速度會減慢,最新的版本中主要關註點聚焦在穩定性、可擴充套件性這些方面,盡可能把程式碼從主庫往外推,讓它的主庫變得乾凈,其他功能透過一些擴充套件機制來做,同時開始關註安全性。
Kubernetes專案本身已經過了現象級創新爆發的階段,但由Kubernetes獨特的架構屬性催生出的周邊生態的二次創新仍然在高速發展,例如諸多與Kubernetes整合或者基於Kubernetes框架開發的上層服務與平臺。這個話題我們下次討論,今天還是主要關註與Kubernetes專案關聯最緊密的創新亮點:
早期容器化workload大多聚焦在無狀態服務,跑的最多的是Nginx,而對有狀態應用避諱不談。現在Kubernetes進入主流市場,顯然需要對“現實中的應用”,包括有狀態服務提供良好的支援。2019年,對於複雜應用的管理以及Kubernetes本身的自動化運維將會更多的表現為Operator。
Operator是基於Kubernetes擴充套件機制,將運維知識編寫成“面嚮應用的Kubernetes原生控制器“,從而將一個應用的整體狀態作為API物件透過Kubernetes進行自動化管理。這個應用通常來說是比較複雜的有狀態應用,如MySQL資料庫、Redis叢集、Prometheus等等。現在基本上常見的有狀態應用都有自己相對應的Operator,這是一種更為有效的管理分散式應用的方式。
其次是應用跨叢集部署與管理。早期社群裡有Federation聯邦叢集的方案。不少大金融客戶都有跨叢集部署、管理業務的需求。當時深入研究Federation v1之後,覺得這個方案複雜度高,觀點性強,對於實際的需求靈活度不足而又不夠成熟。所以最終選擇自研跨叢集部署。後來出現的Federation v2在設計方向上有不小改觀,是需要持續關註的專案。
早期採用容器技術的使用者都會盡可能相容企業原有的IT基礎設施,比如底層物理機,保留物理機之上的虛擬層,虛擬機器之上再跑容器。當然,面向資源管理的硬體虛擬化和麵嚮應用的容器化本質上沒有衝突。隨著Kubernetes的普及並且在應用上超越了容器編排的範疇,後Kubernetes時代如何搭建管理基礎設施是值得思考的。我們也觀察到一些有意思的趨勢,比如在Kubernetes上同時管理容器和虛擬機器(所謂的“容器原生虛擬化”),或是使用Kubernetes來管理OpenStack。
總之,Kubernetes在雲端計算領域成為既定標準,會越來越多的往下管理所有種類的基礎設施,往上管理所有種類的應用。這類標準的形成對於技術社群有很大的益處,會大大降低圍繞Kubernetes技術投入的風險。因此,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周邊技術向它靠攏,在Kubernetes之上催化出一個龐大的雲原生技術生態。

 

DevOps:開放式工具鏈整合與編排

 

DevOps理念、方法論和實踐已經走到了Early Majority早期大眾階段,是已被實踐證實的高效開發運維方法。做容器的廠商都經歷過用容器搞CI/CD,CI/CD是容易發揮容器優勢的顯而易見的使用場景。
DevOps包含好幾層概念,首先是組織文化的轉變,然後涉及到一系列最佳實踐,最終這些最佳實踐需要用工具去落地。我們在幫助很多大型企業客戶落地DevOps的過程中發現:
  1. 在DevOps的整個流程裡涉及到很多類別的工具,每一個類別都會有大量的選擇;

  2. 每個客戶的工具選型多少會有些不同,並不存在一個固定的、完全標準的工具組合;

  3.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具選擇會發生變化,多數客戶意識到目前使用中的工具在未來很可能會被替代。

基於這些觀察,DevOps有一種做法是,打造開放式的DevOps工具鏈整合與編排平臺。這個平臺可以靈活的相容客戶的工具選型,透過整合將各類工具串聯起來,形成一套工具鏈,透過編排讓DevOps工具鏈與容器平臺聯動,形成一個完整系統。同時,不斷結合自身的經驗,提煉DevOps落地的最佳實踐,平臺將這些最佳實踐自動化,作為服務進行輸出。
同時,DevOps工具鏈的編排也最好基於Kubernetes來實現。Kubernetes不僅是出色的容器編排工具,擴充套件之後也很適合編排DevOps工具。換句話說,可以打造一套“Kubernetes原生的DevOps平臺”。

 

微服務:落地需要一套完整的基礎設施

 

提起微服務治理,很多人會條件反射般的聯想到某些特定的技術,例如Spring Cloud,或者Service Mesh。我們不妨先退後一步,系統考慮下企業微服務架構改造和落地所需要的完整的基礎設施。

首先,在微服務應用的底層需要一個應用管理平臺,這在今天毋庸置疑是一個基於Kubernetes的容器平臺。 微服務本質上是分散式應用,在我們獲取敏捷性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運維和管理的難度。微服務對自動化運維,尤其是可觀測性的要求很高。支援微服務架構的基礎設施必須具備完善的監控、告警、日誌、分散式追蹤等能力。
在微服務應用的前方,通常需要一個API閘道器,來管理對外暴露的API。API治理策略,包括安全、路由、流控、遙測、整合等對於任何應用平臺都重要,但在微服務架構下尤為關鍵。我們需要透過定義、封裝對外API來遮蔽應用內微服務元件結構細節,將客戶端與微服務解耦,甚至為不同客戶端提供個性化的API。
雲原生應用的一大準則是應用與狀態分離。在微服務架構下,每個微服務元件更是應該完全掌控自己的資料。所以,雲原生應用通常依賴外部資料服務(Backing Services),而在微服務架構下,多元化永續性(Polyglot Persistence)是常態,也就是說一個微服務架構的應用會依賴非常多種類的 Backing Services。面向微服務架構的基礎設施需要將這些外部服務暴露給微服務應用消費,甚至直接支撐各類Backing Services 的部署和管理。
一個團隊之所以採用微服務架構,一定有敏捷性的訴求。所以通常微服務團隊也會擁抱DevOps理念。一個完善的面向微服務架構的基礎設施需要考慮 DevOps 流程以及工具鏈的自動化。
最後,我們回到狹義的微服務治理,這裡關註的是微服務元件之間的連線與通訊,例如服務註冊發現、東西向路由流控、負載均衡、熔斷降級、遙測追蹤等。現在有個時髦的術語來描述這類功能,就是大家熟悉的Service Mesh。其實早期 Sping Cloud 之類的框架解決的是類似的問題,但在實現的方式上,尤其是mesh 和業務程式碼的耦合度上,有本質的區別。
當我們考慮一個平臺如何支撐微服務架構的時候,需要涵蓋上述提及的方方面面,從產品的角度我們會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這其中一部分需要我們自己去做,其他一些可以藉助生態合作伙伴的能力去補全完善。
此外,微服務架構也進入到了後Kubernetes時代,早期基本上是微服務作為用例推動容器技術的發展。今天已經反過來了,成為標準的Kubernetes其實在驅動和重新定義微服務的最佳實踐。容器和Kubernetes為微服務架構的落地提供了絕佳的客觀條件。

 

Service Mesh:下一個亟待爆發的現象級技術創新

業界對於Service Mesh的佈道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我們今天不再重覆基本的概念。當我們把Service Mesh和上一代以Spring Cloud為代表的微服務治理框架以及更早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作比較的時候,會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演化。 
我們知道,SOA有企業服務匯流排(ESB)的概念,ESB重且複雜,其實會混雜很多業務邏輯。SOA架構下,ESB最終容易變成架構以及敏捷性的瓶頸。早期推廣微服務架構的時候,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Smart Endpoints and Dumb Pipes”,針對的就是SOA下ESB的痛點,從而每個微服務能夠獨立、自治、松耦合。
但是仔細去想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它把一些基礎設施提供的能力放到微服務的業務元件裡面了,通常每個元件需要載入一些治理框架提供的庫,或是呼叫特定的API,其實就是在業務元件裡內建了基礎設施的功能。到了Service Mesh其實又把它們分開了,從架構角度這樣也比較合理,應用是純業務的東西,裡面沒有任何基礎設施,而提供微服務治理的基礎設施,要麼在Mesh裡面,要麼由底層的Kubernetes平臺來提供,對應用是透明的。
Istio的出現促使業界對於Service Mesh的架構有了新的共識: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與資料平面(Data Plane)解耦。透過獨立的控制平面可以對Mesh獲得全域性性的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和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讓Service Mesh有機會上升到平臺的高度。相對於需要在業務程式碼層面使用的上一代微服務治理框架,這點對於希望提供面向微服務架構基礎設施的廠商,或是企業內部需要賦能業務團隊的平臺部門都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在Data Plane,Envoy的領導者地位毫無爭議。Envoy使用C++開發,在資源使用效率和效能上(尤其是長尾效能差異)相較早期主要競爭對手Linkerd有明顯優勢。Envoy提供基於filter chain的擴充套件機制,從Kubernetes的成功當中我們已經學習到,可擴充套件性對於大規模採用十分關鍵。
Envoy定義了一套“通用資料平面API”(Universal Data Plane API),也就是它的xDS協議。不僅確保了Envoy本身的動態可配置性,更重要的是為Service Mesh中Control Plane和Data Plane解耦提供了一個標準的介面。由於主流Control Plane(例如Istio)對Envoy以及xDS的採納,xDS成為Service Mesh Data Plane API的事實標準,Envoy也成為無可爭議的Data Plane領導者。

在Control Plane,Istio是最具光環的明星級專案。它正在引領Service Mesh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不過從傳播週期看現在還沒有跨過技術鴻溝,處於Early adopters階段。
過去一年中,Istio專案在技術上的表現並不完全令人滿意,主要體現在對其複雜度的詬病,以及穩定性和效能的質疑。1.0版本的推出並沒有完全令人信服。不過,這些似乎並不影響Istio在社群獲得的巨大成功。在開源領域,並不存在對Istio有實質性威脅的競品。可能在經歷了Kubernetes之後,以及Istio早期迅猛的發展和在社群中巨大的影響力之下,很少有開源專案願意在Control Plane和Istio正面交鋒。
長遠來講,Data Plane會慢慢變成commodity,尤其在有了Universal Data Plane API之後。我們有理由相信成熟穩健的Envoy會保持領先,但最終多數使用者會越來越少去關心具體的Data Plane技術。這個情境似曾相識,和當初Docker與Kubernetes的關係有點類似。
下個階段Service Mesh的賦能和創新會更多聚焦在Control Plane。AWS在Data Plane選擇成熟的Envoy,而自己開發App Mesh的Control Plane,就很容易理解。靈雀雲已經在ACE/ACP兩條產品線中集成了Istio,提供企業就緒的Service Mesh。
雲原生為機器學習輸出工程化最佳實踐

 

雲原生的理念與相關技術對於應用開發與交付的巨大價值已經被普遍接受。但雲原生不僅僅可以作用在普通的應用開發上。站在容器平臺的角度看,機器學習毫無疑問是一類極為重要新興工作負載。在未來,可能所有的公司都會是AI公司,所有的應用都會是智慧應用,使用演演算法、模型就像今天應用會依賴資料庫一樣普遍。
如果我們分析資料科學家的工作流,會發現和傳統應用開發有很多相似的挑戰。如何方便的獲取實驗環境;如何讓實驗可重覆;如何將資料處理、特徵提取、模型訓練、模型驗證、模型釋出這些步驟自動化,並且可重覆;如何讓研究和生產環境保持一致;如何在生產環境做模型變更、AB測試、灰度釋出;如何在生產環境運維模型服務;如何將模型服務化,等等。
在軟體工程領域,雲原生的理念、方法論和最佳實踐已經為類似問題找到了良好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其實非常適合應用在機器學習場景。換句話說,我們需要“雲原生機器學習”。這仍然是一個相對早期的概念,從鴻溝理論的週期來看,雲原生機器學習大致還處在Innovators創新者嘗鮮的階段。
進入2019年,巨大的增長空間和發展勢頭等待著已成事實標準的Kubernetes和容器技術繼續開疆拓土,落地到各種業務場景中;DevOps一片蓬勃人氣不減,透過打造開放式DevOps工具鏈整合與編排平臺,形成完整的工具鏈,將最佳實踐輸出給客戶;微服務進入到後Kubernetes時代,Service Mesh技術日漸成熟,落地將成為新的重點。
雲原生技術不再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成為業內主流標準取捨的關鍵。今天我們提到的上述雲原生技術都是有創新性、顛覆性的技術,有希望順利跨越鴻溝(Chasm)進入主流市場。2019年的雲原生技術將實現實實在在的升級、成熟與落地。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