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燭
來源:網際網路週刊(ID: ciweekly)
詳細榜單如下:
網際網路週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i系列標準說明: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7/0305/A20170305027669.html
01 因為稀缺,所以珍貴
獨角獸是西方神話中虛構的生物,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是象徵純潔、美好、神秘的吉祥之物。
“獨角獸”最初由美國著名投資人Aileen Lee於2013年提出,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投資者青睞等屬性的創業企業。這類企業一方面能夠帶來新業態、新技術,促進新產業、新樣式成長,另一方面運用“網際網路+”引發科技與傳統行業的“化學反應”。
可以說,獨角獸企業既是科技創新的受益者,更是科技變革的方向引領者,加速行業技術顛覆的同時,對引領科技變革、產業變革、社會變革也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統計資料,從新生獨角獸數量來看,中美兩國合計全球佔比超七成。2018年,美國新生獨角獸數量53家、排為第一;中國新生32家,排為第二。
2018年全球共有22家企業被列入超級獨角獸(在獨角獸的基礎上,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的陣營,美國和中國數量最多,分別為12家和7家,佔比86.4%。其中,螞蟻金服以1500億美元估值排名第一。
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數量看似可觀,但相對於中國經濟總量或是資產規模而言,其實是很小的比例。所以,中國的獨角獸不多,反而少了。
獨角獸企業向來極易受到資本的追捧,資本的不夠“冷靜”,在一定程度上將造成一種市場供求關係的失衡,同時也會缺乏對獨角獸企業“真偽”的明辨。我們往往看到風頭正勁的獨角獸企業,但其實,不少企業都是早期發展迅猛但後續難以為繼。對於中國而言,培育出真正有國際競爭力的獨角獸企業才是關鍵,資本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02 孕育獨角獸之力
目前來說,國內獨角獸公司可以分成三類:
-
一是將網際網路與生活進行融合的服務企業,如美團點評、餓了麼、支付寶、滴滴出行等。
-
二是將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的企業,如大疆、小米、魅族等。
-
三是在人工智慧、大資料、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獨角獸,他們屬於技術驅動型的企業,以高新科技為主要推動力。如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柔宇科技等,不少極具競爭力的企業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如今,企業都積極朝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要麼形成一個生態,要麼加入一個生態,透過生態化樣式共生、共贏、共享。獨角獸企業則成為了企業生態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少獨角獸企業都與阿裡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等的自孵化或是戰略投資有關。資本入駐一方面體現了企業的商業樣式或核心技術在資本圈被普遍認可;另一方面,企業的潛在價值也將被大大挖掘。對於準獨角獸企業而言,資本的入駐無疑是企業向獨角獸華麗轉變的催化劑。
除卻資本入駐外,當下備受關註的“科創版”也成為了孕育獨角獸的正向力量。作為中國的納斯達克,科創板是幫助企業獲得資本關註和戰略合作的絕佳機會,從年初規劃架構到最近提上日程,上交所已披露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
以往中國多數獨角獸企業都選擇在異國他鄉上市,很大的原因便在於國內的上市門檻太高,各種有形無形的條件以及時間成本都讓人有些望而卻步。加之二級市場割韭菜、套現捲鋪蓋走人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並不利於初創企業和創新企業的孵化,對整個國家的創新也十分不利。
如今,科創板的推出,意在大力支援科技創新,並透過制度革新的方式試圖打通資本市場,這在很大程度的改變了整個遊戲規則的玩法,這無疑是準獨角獸企業、致力於成為獨角獸的企業的福音。
外部環境在不斷改善,中國孕育獨角獸的力量也越來越多,良好正向的培育土壤一旦形成,相信獨角獸在中國企業中的佔比會越來越大,併發揮引領作用,為行業、產業乃至社會帶來變革。
03 外修於行,內修於心
核心技術、清晰的商業樣式、專業化團隊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三要素,也是判斷獨角獸企業的關鍵標準。但我國的獨角獸主要以網際網路企業為主,高新科技和高階製造業領域的企業增長並不快。換言之,中國的獨角獸企業科技含量並不高。
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張君毅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外很多獨角獸企業的影響力涉及科學、技術、商業樣式等各領域,比如谷歌、特斯拉都在太空技術不斷探索;而國內獨角獸企業真正從事科技研發的偏少,側重商業樣式創新的佔多數。
根據相關的資料資料,對比上一年,汽車交通和醫療健康發展最為迅速,分別增長8家和7家,但是兩類行業中科技含量並不高,50%以上是網際網路型公司。被列入重大發展專案的例如大資料、人工智慧等行業,雖然企業數量有所增加,佔比卻有所下滑,這些領域的發展速度不及獨角獸整體的發展速度。
市場中普遍的觀念是創新講求“唯快不破”,這是對於商業樣式、服務樣式而言的,而對於技術創新來講,長期深入研究才是其基本法則。
此時,高新科技企業要堅定於加強研發投入維持技術高地,不要被時代的“日新月異”和紛擾之聲打亂陣腳,潛心修煉然後厚積薄發才是正確的發展之路。而投資人也應試著拉長投資週期,多註意儘管還不夠出眾但極具發展潛力的“無名”企業。
在愈加健康良好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創業者還是企業家都應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