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些天,有一組資料在微博和朋友圈裡火了:“教育部撥款:小學4.1億,高中12.2億,給亞非留學生33.2億”。作為“大資料”(ID:hzdashuju)的小編,先是覺得一組資料能火起來也是夠稀奇的,然後仔細看這組資料,第一反應是震驚,第二反應是……你真的不是在逗我?以中國目前近1億的小學生在校人數而言,人均4塊錢?那麼中國當前花在小學生身上的教育投資,真正是多少?
火起來的這組資料也是真實的,來自於教育部公佈的2018年部門預算,用於小學教育的預算數為41661.72萬元,高中122569.77萬元,留學生教育預算數為332000萬元。但教育部部門預算並不等於中央預算與全國教育經費預算。教育部的小學教育、高中教育經費預算,是針對下屬機構包括直屬高校附屬小學、附屬高中的撥款,不是針對全國所有小學、高中的撥款。
01 每個小學生平均獲得的教育支出為9557.89元,北京和河南相差5倍多
2016年全國普通小學每個小學生平均獲得的教育支出達9557.89元。不過一個有趣的發現不同地區的教育經費各有不同。北京一個小學生獲得的教育支出高達25793.55元,而河南是5036.31元,北京是河南的5.12倍。
這組資料該如何解讀,小編才疏學淺,不敢亂講。畢竟各地面臨的情況和困難也各有不同,比如北京從吃到住什麼都貴,西藏有極為特殊的自然環境。你對這組資料有什麼想法、見解,歡迎在留言區跟大家分享。
此外,教育經費的改寫範圍並不僅限於義務教育這9年。以人均來看,對高校在校生的投資依然是最“貴”的。
02 外國留學生並非膚色都很黑,但很多人把“思密達”當“口頭禪”
在很多人一直以來的印象中,在華的外國留學生膚色都很黑,一個個都拿著高額獎學金。成天在國內勤(chi)學(he)苦(piao)乾(du)。然而根據教育部2016年公佈的資料似乎不是這個樣子的。在華留學生最多的其實是……思密達?
當然,這些歪果仁也並不都是花中國人民的錢,其中89%的留學生是自費來讀書的。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生輸入國,但留學生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對此,教育部門和高校是比較清醒的,近年來在統計來華留學生資料時,十分詳細地統計了攻讀學位留學生比例,也分析來華留學生的區域,而不是為留學生總規模而盲目興奮。
▲註:非學歷外國留學生指外國留學生中不以取得我國內地高校的學歷學位為目的的各類學生,包括高階進修生、普通進修生、語言生和短期生
作者:新浪微博@資料控
製圖:@資料控、大資料(ID:hzdashuju)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參考資料:《“中國花大錢買留學生”?告訴你這篇10萬+是怎麼編出來的!》,熊丙奇,環球時報;《國家教育國際競爭力要與綜合國力同步提升》,熊丙奇,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Bruce Eckel:我最喜歡Python,Kotlin或將取代Java(附演講全文+PPT)
最全Python資料工具箱:標準庫、第三方庫和外部工具都在這裡了
Q: 你家鄉的人均教育支出排名第幾?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