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核心流程圖
簡單總結
首先請求進入DispatcherServlet 由DispatcherServlet 從HandlerMappings中提取對應的Handler
此時只是獲取到了對應的Handle,然後得去尋找對應的配接器,即:HandlerAdapter
拿到對應HandlerAdapter時,這時候開始呼叫對應的Handler處理業務邏輯了(這時候實際上已經執行完了我們的Controller) 執行完成之後傳回一個ModeAndView
這時候交給我們的ViewResolver透過檢視名稱查找出對應的檢視然後傳回
最後 渲染檢視 傳回渲染後的檢視 –>響應請求
SpringMVC 原始碼解析
首先我們檢視繼承關係(關鍵檢視藍色箭頭路線) 會發現DispatcherServlet無非就是一個HttpServlet
由此,我們可以去檢視Servlet的關鍵方法:service,doGet,doPost
-
servic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HttpMethod httpMethod = HttpMethod.resolve(request.getMethod());
if (httpMethod == HttpMethod.PATCH || httpMethod == null) {
processRequest(request, response);
}
else {
super.service(request, response);
}
}
-
doGet:
@Override
protected final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cessRequest(request, response);
}
-
doPost:
@Override
protected final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cessRequest(request, response);
}
這裡會發現無論是哪個方法最後都呼叫了 processRequest(request, response);我們把焦點放在這個方法上,會發現一個核心的方法: doService(request, response);然後會發現 這個方法貌似,呃..有點不一樣:
反正我看到這個方法的實現的時候,腦海裡就浮現出4個字:花 裡 胡 哨 。程式碼太多,就不放在筆記裡面了,太佔地方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你看完之後會發現關鍵在於:doDispatch(request, response);是的,沒看錯,這一行才是關鍵!
我們把視角切入這個方法 (至於程式碼..還是不放進來了.. ) 總結一下: 把要用的變數都定義好:比如我們的ModelAndView以及異常..等等;
下麵即將看到的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噢不,關鍵詞) processedRequest = checkMultipart(request); “Multipart” 這個關鍵詞好像在哪見過??..讓我想想..(漸漸步入了知識盲區) 哦對!在檔案上傳的時候!(勉強想起來了。。) 是的,其實這行程式碼就是判斷當前請求是否是一個二進位制請求(有沒有帶檔案) 當然 這裡只是提一下,並不是本文的核心內容。。。(有時間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去瞭解一下)
好的,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來看看這個方法: mappedHandler = getHandler(processedRequest); 看過我們上面流程圖的同學應該會知道他現在在幹嘛。 現在來獲取我們的Handler了..從哪獲取呢? 從他的HandlerMapping裡面獲取。
問題1:至於這個HandlerMappings 哪裡來的呢 這個等下討論 我們先來看看他獲取的程式碼:
我們能看見他是在遍歷一個handlerMappings
問題2:至於這個handlerMapping是什麼呢 是2個我們不認識的東西,至於是什麼,現在說了也不知道,我們繼續往下走,可以看見圖片上1188行程式碼, 他從這個mapping 裡面獲取了一個handler 如果獲取到了 這個方法就走完了, 不然就下一次迴圈
問題1解釋: 我們先回到剛剛那個問題,這個HandlerMapping 哪裡來的呢。 不多說,上圖: 我們在原始碼包的DispatcherServlet.properties檔案下會看見, 他定義了圖片裡的這些屬性。 重點放在方框內,第一個屬性,就是我們剛看見的HandlerMappings, 也就是說 HandlerMappings也就是他自己事先定義好的呢。至於第二個屬性,咱們待會兒見~
也就是說SpringMVC自己自帶了2個HandlerMapping 來供我們選擇 至於 為什麼要有2個呢? 這時候得啟動專案從斷點的角度來看看了;
我們用2種方式來註冊Controller 分別是:protected abstract void do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它居然是一個抽象方法...這就得回到剛剛的繼承關係中,找到他的子類了:DispatcherServletprotected HandlerExecutionChain getHandler(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throws Exception {
if (this.handlerMappings != null) {
for (HandlerMapping hm : this.handlerMappings) {
if (logger.isTraceEnabled()) {
logger.trace(
"Testing handler map [" + hm + "] in DispatcherServlet with name '" + getServletName() + "'");
}
HandlerExecutionChain handler = hm.getHandler(request);
if (handler != null) {
return handler;
}
}
}
return null;
}
-
作為Bean的形式:
@Component("/test")
public class TesrController implements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Controller{
@Override
public ModelAndView handle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1");
return null;
}
}
-
以Annotation形式: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Annotatio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test2")
public Object test(){
System.out.println("test");
return null;
}
}
我們先用Bean的方式來跑: 視角走到我們的mappedHandler = getHandler(processedRequest);裡面 問題2解釋: 來,跟著箭頭走,我們發現 我們以Bean的形式註冊的Controller 可以從這個BeanNameUrlHandlerMapping裡面獲取到對應的Handler ; 這裡 我們是不是對於這個HandlerMapping有了懵懂的瞭解了?
猜想1: 我們來猜一下 如果是以Annotation的形式註冊的Controller的話 就會被第二個HandlerMapping獲取到。 至於對不對 這個問題我們先留著。
我們先讓程式碼繼續走,會發現 Handler傳回出來緊接著會執行下麵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我們從流程圖中可以瞭解到,就是在找一個配接器。 HandlerAdapter ha = getHandlerAdapter(mappedHandler.getHandler());
問題3:何為配接器? 我們先來看看他這個方法裡面幹了啥:
其實能看見他是從一個handlerAdapters屬性裡面遍歷了我們的配接器 這個handlerAdapters哪來的呢? 跟我們的HandlerMappings一樣 在他的配置檔案裡面有寫,就是我們剛剛所說的 待會兒見的那個東西~ 不多說 上圖: 問題3解釋: 至於什麼是配接器,我們結合Handler來講, 就如我們在最開始的總結時所說的, 一開始只是找到了Handler 現在要執行了,但是有個問題,Handler不止一個, 自然而然對應的執行方式就不同了, 這時候配接器的概念就出來了:對應不同的Handler的執行方案。
當找到合適的配接器的時候, 基本上就已經收尾了,因為後面在做了一些判斷之後(判斷請求型別之類的),就開始執行了你的Handler了,上程式碼:
這個mv就是我們的ModlAndView 其實執行完這一行 我們的Controller的邏輯已經執行完了, 剩下的就是尋找檢視 渲染圖的事情了….
我們這裡只是使用了Bean的形式執行了一遍流程 假設使用Annotation呢?
SpringMVC BeanName方式和Annotation方式註冊Controller原始碼分析 現在我們來使用Annotation來註冊Controller看看。我們這裡只看不同的地方。
猜想1證明: 首先在這個HandlerMappings這裡之前的那個就不行了 這裡採用了另外一個HandlerMapping 其實也就證明瞭我們的猜想1 然後就是到了我們的配接器了: 這裡我們會看到用的是這個配接器 而我們的Bean方式註冊的Controller 的話 使用的是另外兩個配接器來的,至於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來看看他執行的時候:
由最開始可以看到 我們如果以Bean的形式註冊Controller的話 我們的實現一個Controller的介面 在這裡 他把我們的handler強制轉換為一個Controller來執行了。
總結 其實我們的SpringMVC關鍵的概念就在於Handler(處理器) 和Adapter(配接器)
透過一個關鍵的HandlerMappings 找到合適處理你的Controller的Handler 然後再透過HandlerAdapters找到一個合適的HandlerAdapter 來執行Handler即Controller裡面的邏輯。 最後再傳回ModlAndView…protected HandlerAdapter getHandlerAdapter(Object handler)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if (this.handlerAdapters != null) {
for (HandlerAdapter ha : this.handlerAdapters) {
if (logger.isTraceEnabled()) {
logger.trace("Testing handler adapter [" + ha + "]");
}
if (ha.supports(handler)) {
return ha;
}
}
}
throw new ServletException("No adapter for handler [" + handler +
"]: The DispatcherServlet configuration needs to include a HandlerAdapter that supports this handler");
}mv = ha.handle(processedRequest, response, mappedHandler.getHandler());
@Override
@Nullable
public final ModelAndView 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handleInternal(request, response, (HandlerMethod) handler);
}
我們的Annotation的形式 是拿到這個handler作為一個HandlerMethod 也就是一個方法物件來執行 這時候我們看看Bean是什麼樣子的:
@Override
@Nullable
public ModelAndView 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Controller) 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respo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