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583萬人2018年在中國跑馬拉松,你朋友圈裡有嗎?

導讀:中國的馬拉松賽,至少須用”瘋狂”二字方足以形容。旋風所及之地,既有繁華都市,亦不乏邊陲小鎮。2018年,全國平均每天舉辦了超過4場馬拉松賽,583萬人並肩起跑。帝都魔都等大城市參賽資格還須抽簽搖號而定,只差要求連續5年繳納社保個稅。

這些跑者大部分並非專業選手,很多人卻不惜耗費數月時間準備,再千里迢迢趕赴馬拉松賽場,不為獎金、不為名次,為的是挑戰探索,以及某種炫耀式的自我標簽化。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中青年人,跑步是他們的“宗教”,馬拉松是他們的苦修儀式,是他們的精神鴉片。

 

撰文:將進酒,設計:Li

來源:穀雨資料(ID:guyudata),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01 瘋狂的馬拉松賽

中國馬拉松賽的”起點”設在1981年的北京。當年,北京舉辦了首屆國際全程馬拉松賽。直至2000年,國內僅有北京、大連、杭州、上海、廈門、太原、重慶7個城市舉辦馬拉松賽。

緩慢增長十餘年後,2014年中國馬拉松註冊賽事達到51場。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全面取消對馬拉松賽事的審批,鼓勵更多的機構組織承辦賽事,中國馬拉松註冊賽事迅速飆升至134場,2016年再翻一番有餘至328場。

2016-2018年,中國舉辦的馬拉松及相關規模賽事(路跑賽事800人以上)分別高達993場、1102場及1581場。也就是說,2018年,每天平均有4場多各式馬拉松賽在舉辦。

這些馬拉松賽的舉辦地,雖然集中在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但實際上馬拉松賽已”瘋”到全國各地,甚至諸如西寧、吐魯番、敦煌、雞西等偏遠地區都已在嘗試舉辦。

田徑協會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共有285個地級市舉辦了馬拉松賽,佔全國地級市總數的85%,比2017年增加了52個城市。

參賽人數瘋狂增長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1981年北京第一次舉辦馬拉松賽時,只有86名選手參賽。2011年中國馬拉松賽參賽人數增長到40萬,馬拉松賽飆升的2015年參賽人數首破百萬達到150萬,及至2018年更是高達583萬。三十多年間,參賽人數增長數十萬倍。

人數暴增之下,參賽資格因此一票難求,搖號中簽幾乎成為大部分馬拉松賽的參賽方式,只差要求連續5年繳納社保個稅了。

以北京馬拉松為例,2011年3萬個參賽名額用了6天才報滿,2012年縮短到3天,2014年只用了13個小時,其中半程馬拉鬆開始採取抽簽搖號的方式,而中簽率僅14.2%。同年的上海馬拉松賽1.8萬個參賽名額僅用了4個小時就一搶而空,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春運搶火車票。

除了限定參賽人數外,北京等城市還增設了一些報名條件,如兩年內完成過全程馬拉松、一年內3小時內跑完過半程馬拉松等,但近年來報名人數還是直線上升。

02 痴迷的高收入中青年人群

很多人眼裡枯燥乏味的馬拉松,為何如此風靡,竟吸引了數百萬人參與?

固然,近年來馬拉松賽不斷增加的衍生專案,諸如10公里、健康跑、迷你馬拉松、家庭跑、情侶跑等,降低了參與門檻,提升了比賽樂趣,但參賽者仍是集中在全程及半程馬拉松上。2018年,參與全程及半程馬拉松的人數累計超過446萬,佔總規模的76.5%。

更有甚者,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從異國他鄉千里迢迢而來。以2015年北京馬拉松為例,當年實際參賽人數在3萬左右,而劉辛丹學者調查資料顯示,當年外埠參賽選手約為17000人,佔比超過一半。孫天星等學者調查的杭州馬拉松參賽者,同樣是外地人居多,佔到64.5%。

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很難做到這一點。官方統計、專業文章及民間機構調查的資料均顯示,馬拉松賽的參與者集中在高學歷、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群。

基本上所有對馬拉松參賽者的調查都顯示,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者佔據了絕大多數。筆者查閱的三篇對馬拉松愛好者和參賽者調查的文章,資料顯示參賽者的學歷在大學及以上的分別為92.1%、85.9%及84.2%。

而悅跑圈等釋出的《2018年度跑者報告》對4萬餘名跑者的調查結果則是,年收入10-20萬的最多,其次則是20-30萬。

雖然不是一擲千金,但這些痴迷跑步、痴迷馬拉松的青年人,絲毫不吝嗇於在跑步方面的消費。愛燃燒等釋出的《2018中國跑者調查報告》列舉的資料是,2018年跑者跑步總消費為人均12287元,其中42%用於購買裝備、41%用於參賽、16%用於訓練。

與購買裝備相差無幾,跑者用於參賽的費用也佔到了四成以上,超過5000元。而一場馬拉松的報名費用一般在200以下,可以說,大部分的參賽費用是用於來回車費及旅遊、住宿、飲食。尤其是男性跑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頻繁參加各類賽事。

《2015中國跑者調查報告》資料顯示,2014年跑者平均參賽場次高達5場。毋庸置疑,這5場賽事的舉辦地必定是在不同城市。

不僅僅是在國內四處參賽,很多馬拉松跑者甚至飛赴海外,一年數場的都有,花費更是不少。

4月15號剛結束的波士頓馬拉松賽共有30234名選手報名成功,其中,中國共有951名選手成功報名參賽,這一數字比2018年的682人增加了40%,是2017年309人的3倍還多。

實際上,跑一場馬拉松賽,遠不止是花錢那麼簡單,還需要充足的時間,很多馬拉松跑者甚至提前數月準備。知乎網友”不必在乎”分享的準備過程是:

03 馬拉松賽的賽前準備工作

 

以下是知乎網友”不必在乎”分享的準備過程,本文略有刪改

  1. 報名:比賽前3-4個月報名。

  2. 訓練:賽前訓練2個月,每週末都長距離跑,有時間就跑10公里,賽前最起碼曾跑過32公里;賽前兩周開始減量。千萬不要不訓練直接去跑,受傷猝死機率太大。

  3. 賽前飲食:賽前一週主要吃麵食,少吃油膩,多喝水。

  4. 賽前一天:坐火車或飛機去比賽城市。

  5. 賽前準備:準備好參賽包,一般有晶片、紀念衫、參賽手冊、號碼簿等,除了參賽包的東西,衣服試試不合身的話用自帶的,鞋子綁好晶片,手機、耳機、遮陽帽、腰包、鹽等。

  6. 比賽當天:根據距起點距離定好起床時間,提前2.5小時起,排便、吃飯、穿衣、出發、存包、參賽。

04 苦修的精神鴉片

他們為什麼不惜耗費數月時間準備,再從異國他鄉千里迢迢趕赴一個陌生的城市,忍受著別人”這人tmd有病吧,自己花錢坐火車從外地來跑42公里”的嘲笑,參加一場把自己累到吐的馬拉松賽?

這首先源自他們對跑步的瘋狂熱愛。

於跑者而言,跑步是一種“宗教”,”人群聚眾,大腦中分泌出一種‘宗教’性的歡愉,因為聚眾,這種歡愉又變得更為強烈。”

蔣方舟非常刻薄的一篇文章中稱波德里亞非常刻薄地這樣形容跑者:”我們可以攔住一匹發狂的馬,卻攔不住一個正在慢跑的人。唇上泛著白沫,全神貫註於內心的倒計時,全神貫註於他進入反常狀態的那一刻,此刻千萬不要攔住他問時間,他會把你吃掉。”話雖刻薄,卻的確如此。

跑者是不會在乎波德里亞、蔣方舟的刻薄言辭的,村上春樹才是他們的精神偶像。在知乎網友分享的個人跑步經歷中,非常多的人都提到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在他們眼裡,村上春樹”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真正道出了他們瘋狂熱愛跑步的真諦。

在跑步時思考過什麼,我壓根兒想不起來。在寒冷的日子裡,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熱的日子裡,則思考一下炎熱;悲哀的時候,思考一下悲哀;快樂的時候,則思考一下快樂……我幾乎從不曾思考正兒八經的事情。我跑步,只是跑著。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但沒有人會突然陷入對一項運動的瘋狂熱愛中。一名跑者,起初,或是為了健康、或是為了樂趣、或是為了其他而跑。調查顯示,增強體質是他們開始跑步的最主要原因;減肥,尤其對女性,是第二大原因。

逐漸地,跑步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清晨用腳步感受一縷晨曦,中午用汗水反射熾熱陽光,晚上用肌膚享受溫柔月色。沒有時間,放下手機就是起點;沒有地方,穿上跑鞋就是跑道。”身體健康上的需要,又進一步升華成心理上的需要。”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想不開的,如果有就跑步。”

跑圈內總結的”鐵律”是,第一個階段為健康而跑,一般是剛入門不到一年的跑者;第二個階段是為超越而跑,入門2-5年的跑者;第三個階段則是為跑而跑,追求將跑步與人合二為一的狀態。最終,如同村上春樹一樣,變成“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透過跑步探尋生命的意義,並非少數人的矯情。邢曉燕等學者以4000名2014年北京馬拉松參賽者為樣本,研究了不同年齡人群的跑步動機。在包括了”使生活更有標的””使人生更加完整””使自己更加自信”的”生命意義”動機方面,絕大部分人都將之排在第三,僅次於健康取向和自尊自信,其中18-25歲年齡段更是把”生命意義”動機排在首位。

當日復一日簡單地跑已不能滿足他們對挑戰、探索、”獲得空白”的渴求時,苦修式的馬拉松成為這些人群的精神鴉片。於他們而言,跑馬是一種生命的探索、是一個人跟自己的較量、是一種重生再造,”老子連馬拉松都跑下來了!還有什麼事做不到!”

除此之外,更多的跑者還有很多其他的動機。

知乎網友分享的跑馬拉松原因,並不乏”這些年一遇到不順的時候,我都會想想當時跑馬拉松的時候,咬牙堅持,你不比別人差”類情緒釋放。梁一珺等學者對杭州馬拉松參賽者的參與動機調查則顯示,緩解工作壓力是參與馬拉松的動機之一。

毋庸置疑,身心健康、挑戰探索,以及想要短暫地逃避工作、社會等各種壓力,是這群中青年人熱愛跑步、跑馬拉松的幾個主要原因。但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即使他們絕不會贊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高收入的中青年人某種程度上是想透過跑馬拉松來彰顯個人的與眾不同。

跑步,尤其是跑馬拉松,需要持續投入時間和金錢,並非普通階層所能或所願承擔,於是這些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特別愛在朋友圈等社交場合曬跑步照片、曬比賽成績等,他們渴求得到健康、堅忍的贊譽,希望傳達一種”被羨慕”的畸形的自豪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言以蔽之,炫耀也是他們參賽的動力之一。愛燃燒《2017中國跑者調查報告》側面證實了這一點,跑者在社交網路上喜歡做的事排第一的就是曬跑步照片。

05 結語

伍學明等學者的研究資料顯示,當年將近2%的馬拉松參跑者的參賽動機是從眾。

需要特別提醒這些出於跟風、盲目參跑者的是,馬拉松並非簡單的跑步運動,而是高風險專案。沒有經過科學的指導和系統的訓練,倉促上陣的後果很可能是心臟負荷過重,甚至猝死。跑馬拉松,需要熱愛,需要毅力,也需要量力而行。

註釋:

①三篇文章分別為:王洪兵等《馬拉松賽事參與者消費偏好及影響因素研究–基於126份調查問卷的多元LOGISTICS模型分析》、伍學明等《馬拉松參跑者運動風險認知的調查研究–以2016北京國際馬拉松為例》和梁一珺等《杭州馬拉松參賽者參與動機結構及特徵分析》。

②③⑥⑦知乎”跑馬拉松是個怎樣的體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62750

為什麼要跑一次馬拉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80219

你為什麼跑馬拉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721858

為什麼馬拉松賽事現在如此受歡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840153

④蔣方舟《馬拉松是中產無聲的廣場舞》

⑤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參考資料:

劉辛丹等《基於網路跑記的馬拉松賽事形象研究–以北京馬拉松為例》

孫天星《城市馬拉松與城市品牌的關係研究–以杭州馬拉松為例》

伍學明等《馬拉松參跑者運動風險認知的調查研究–以2016北京國際馬拉松為例》

田徑協會《2018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

悅跑圈《2018年度跑者報告》

愛燃燒2015、2017、2018年《中國跑者調查報告》

邢曉燕《我國大型馬拉松參賽者跑步訓練參賽的動機內容與結構分析–基於跑步愛好者動機量表(MOMS)中文簡版的信效度檢驗》

梁一珺等《杭州馬拉松參賽者參與動機結構及特徵分析》

已同步到看一看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