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人工智慧、大資料產業持續飛速發展,隨著國家規劃的出臺,各地人工智慧相關建設將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增長率達到26.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多次談及人工智慧重要性,為人工智慧如何賦能新時代指明方向。我們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全年的重要講話、署名文章等,讓我們跟著這些講話,去探尋和讀懂國家對於大資料、人工智慧的頂層設計思路。
一、 人工智慧與物體經濟深度融合
2017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我們將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物體經濟深入融合,在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清潔能源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動能。同年召開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習近平也在賀信中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物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在出席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時,再次強調人工智慧與物體經濟融合的重要性,“要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物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下麵,我們重點梳理習總書記提及的人工智慧賦能的物體經濟領域,分別有哪些戰略,目前已取得哪些成果。
1、 製造業
作為中國未來十年製造強國戰略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已經為中國智慧製造政策制定奠定基礎。2016年年底,工信部、財政部釋出《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智慧製造發展“兩步走”戰略:到2020年,智慧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製造;到2025年,智慧製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慧轉型。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工業4.0,推動製造業的數字化升級。大規模的製造業基礎,為推進工業4.0、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試驗、推廣環境。其中,以紅領、海爾、三一重工、寶鋼、長安汽車為代表的一批創新性工業企業,在探索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三一重工透過騰訊雲把分佈在全球各地的30萬臺裝置連線起來,能夠實時採集近1萬個執行引數。基於雲端計算和大資料,三一重工能夠遠端管理裝置群的執行狀況,不僅實現了故障維修2小時內到現場、24小時內完成,還大大減輕了庫存壓力。
在今年於南京舉行的2018世界智慧製造大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指出了近年來中國智慧製造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
-
一是推進體系初步形成,央地聯動,確立了中國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並行推進的發展路徑;
-
二是關鍵領域實現突破,一批技術裝備、工業軟體填補空白,初步建立起智慧製造標準、工業網際網路體系架構;
-
三是試點示範成效明顯,國家層面實施了305個試點示範專案,生產效率平均提高近30%,同時形成了一批新樣式推廣到相關行業;
-
四是開放合作不斷拓展,在標準體系架構、標準路線圖制定、標準互認、產業園區和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務實合作。
2、 農業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實施方案》,其實施重點之一就是加強基礎前沿技術研究:圍繞農作物高效育種、有害生物長效綠色防控、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主要畜禽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農業合成生物技術、農業大資料整合技術、農業奈米技術、農業人工智慧技術、智慧裝備研製等創新能力帶動作用強,研究基礎和人才儲備較好的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和前沿技術問題,強化以原始創新和系統佈局為特點的大科學研究組織樣式,部署基礎研究重點方向,實現重大科學突破,搶佔世界科學發展制高點。
目前,AI技術在農業領域已有多個方面的應用,比如可以利用人工神經網路技術分析土壤性質特徵,並將其與宜栽作物品種間建立關聯模型,從而精準地判斷出相應的土壤適合宜栽的農作物,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A I技術還可以幫助農民選擇合適的水源、合適的肥料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施肥,保證農作物的用水量、施肥量,大大減輕灌溉問題對農作物產量造成的不良影響。此外,AI機器人能夠代替人工採摘搬運工作。這種機器人手爪已實現快速、準確地搬運各種形狀的農產品、且不損壞任何一個產品的功能,有效避免了傳統手工摘取方法導致的時間問題和意外抓傷、損壞的風險。
同時,AI賦能養殖業,能夠最大規模進行養殖,提供最精準的資料,做到最高效,最精準計算,最省時省力。今年2月,特驅集團與阿裡雲達成合作,簽署AI農業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對ET大腦進行針對性訓練與研發,最終實現AI養豬。AI養豬可以透過智慧感測器和資料分析技術,幫助養殖集團監控每一隻豬的活動,實時記錄它們的健康狀況。在智慧養豬場,每頭豬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檔案,影片影象分析技術可以記錄豬的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率和軌跡。人工智慧還可以透過紅外線測溫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監測豬的體溫和咳嗽的聲音,一旦有異常,可及時作出疫病預警。
不過,雖然AI在引領農業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AI應用於農業技術還處於基礎階段。對於AI在農作物的發展,還需要去不斷的技術指導和相關知識的普及。
3、 醫療
早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指出健康醫療大資料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發展將帶來健康醫療樣式的深刻變化。為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在原衛計委的牽頭下,國有資本主導的三大健康醫療大資料集團,即中國健康醫療大資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健康醫療大資料科技發展集團公司、中國健康醫療大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成立,“1+7+X”的健康醫療大資料規劃,即1個國家資料中心、7個區域資料中心、X個應用發展中心正在逐步成型。
人工智慧在醫療診斷領域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基於計算機視覺透過醫學影像診斷疾病;二是基於自然語言處理,“聽懂”患者對癥狀的描述,然後根據疾病資料庫裡的內容進行對比和深度學習診斷疾病。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基於海量資料和機器學習為病患量身定製診療方案。人工智慧將加速醫療保健向醫療預防轉變。充分理解AI如何應用到各個醫療場景將對未來的人類健康福祉有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健康醫療大資料產業發展迅猛,產業細分應用涵蓋行業治理、臨床科研、公共衛生、惠民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
學界業界也有大量醫療方向的合作,以促進智慧醫療的發展。如清華大學長期以來不斷探索建立跨領域協作創新平臺,多渠道並舉促進學科融合發展,同時引領性地提出了“醫工結合”的理念,強調堅持推進專案建設,集中部署創立重要交叉平臺。在此背景下,2017年由董家鴻院士領銜,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軟體學院、資料科學研究院、交叉資訊研究院以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等多家校內機構共同建設了“醫工科研資料平臺”,從醫生科研問題和需求出發,充分發揮並融合理工科優勢,形成醫工聯合、互助創新的新型科研平臺,可服務於散落在醫生和老師之間的需求及合作,可引領一批具有新思路、新技術、新樣式的課題乃至成果產生。旨在全力推動醫療大資料與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的科研創新,服務校內各院系健康醫療大資料的科研需求。
為了支援該平臺的健康發展,“醫工結合科研創新支援計劃”也於此次會議中同期釋出,該計劃致力於對於清華大學工程技術的老師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醫生結隊合作的課題,給予前期資助支援。
除了製造業、農業、醫療,近年來我國人工智慧已賦能交通、教育、服務、零售、金融等多個場景,並取得相當成果。比如在金融領域,2016年商業銀行全面部署大資料基礎設施,五大國有銀行、股份制、城商行和農商行已經逐步開始了從傳統資料倉庫架構向大資料平臺架構的轉型改造過程,基於大資料風控的“秒貸”業務越來越普及,不僅提升了貸款效率,還擴大的普惠金融的改寫面。
在電信領域,中國電信的大資料平臺已經擴充套件到31個省,匯聚了全國的基礎資料形成了“天翼大資料”服務能力;中國聯通也實現了資料整合,大資料產品體系已經推出徵信、指數、營銷等六大產品種類。
而不久前重慶市經信委釋出的“2018年重慶市人工智慧與物體經濟深度融合十大成果”,其專案涉及醫療、自動駕駛、藥品交易、居家養老服務、燃氣安全監控和社群安全防控等領域,涵蓋智慧產品、行業應用和支撐體系3大方向,包括長安汽車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雲從科技整合生物識別系統等都榜上有名。目前,這些案例均已在重慶驗證成功,具備可複製的商業或運營樣式,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二、 人工智慧助力社會治理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學習會議強調:要加強人工智慧同社會治理的結合,開發適用於政府服務和決策的人工智慧系統,加強政務資訊資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準預測,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人工智慧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深度應用,加強生態領域人工智慧運用,運用人工智慧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
在國內,人工智慧在社會治理方面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技術導向的1.0階段,即政府同相關企業合作,藉助於人工智慧手段,向公眾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公眾則透過人工智慧平臺向政府反饋服務情況,由此實現服務的無縫隙和規範化。
統合主義的2.0階段,即政府與企業合作運作的人工智慧平臺在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庫之後,可以主動向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的公共服務,而政府作為公共服務的責任主體,則透過與技術公司合作的方式,將技術與社會公眾需求統合起來,實現治理的統合效應。例如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聯合阿裡雲建設杭州城市資料大腦。城市大腦的核心是阿裡雲ET人工智慧技術,它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域性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執行中的問題。在阿裡雲ET城市大腦的幫助下,杭州可以說已經被打造為智慧城市樣本,並隨著大腦升級到2.0版本,杭州變得更加智慧。
價值引導的3.0階段,即人工智慧發揮到超強水平之後,政府已經探索出一條治理和技術有效結合的新路徑,政府可以透過開放式治理,發揮治理的價值引導和問責監督作用,讓人工智慧在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中選擇“自主創業”,實現高度自治式治理。
2010年以來,智慧城市迅速成為我國各城市的建設熱潮。至今,智慧城市建設開始步入落地階段,一些發展理念已經開始逐步實現。黨的十九大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智慧社會”的概念,其基礎是利用網際網路和大資料,加快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推動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向智慧互聯演變,是對智慧城市建設的升級要求。“智慧社會”概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進入新時代,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具體要求。
三、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支援基礎理論研究
2018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中提到:“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支援科學家勇闖人工智慧科技前沿的‘無人區’,努力在人工智慧發展方向和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確保我國在人工智慧這個重要領域的理論研究走在前面、關鍵核心技術佔領制高點……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加強後備人才培養力度,為科技和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撐。”
在當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人才緊缺、缺少重大原創科研成果、人工智慧頂尖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我國開始在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規模上的持續投入,加大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尤其是演演算法和算力領域。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提出支援高校在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設定人工智慧學科方向,完善人工智慧的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樣式,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佈局《行動計劃》的情況:在2018年認定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中,佈局建設了57個人工智慧類專案;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慧領域設定了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
為進一步推進“人工智慧”學科建設,教育部成立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諮詢專家組,為高校人工智慧發展提供諮詢和建議;深入論證人工智慧學科內涵,推進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並儘快提出增加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招生指標的方案,科學合理、穩步有序地擴大人才培養規模。
在高校學科專業設定方面,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建立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或人工智慧交叉研究中心,多種方式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鼓勵高校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慧相關專業、設立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積極推動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樣式創新。
清華大學作為全國第一批成立大資料研究機構的高等學府,成立了資料科學研究院,近年來資料科學研究院與研究生院共同設計組織實施了以大資料能力提升專案為主的大資料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具有大資料思維和應用創新的“π”型人才。該專案配備了高水平的校內外導師隊伍,其中包括40餘位來自清華校內不同院系的大資料技術與應用領域的院士、教授及專家學者,為學生提供權威的學術和技術指導。同時,還包括20餘位自國內外大資料領域知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行業專家,他們為大資料人才培養提供豐富的行業和實踐經驗指導。
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樣式,該專案中穿插實踐課程,讓學生接觸真實的資料,解決實際需求。學生結合自己學科背景和興趣點,交叉混合組隊,實踐專案涉及經濟金融、交通、工業、法律、醫療、營銷、公共管理等多個行業。有扎實的學術基礎,兼具真實資料歷練,這樣的資料人才自然成為了企業的優先選擇。
同時,教育部支援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大對人工智慧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支援高校透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加強對從事基礎性研究、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援。
以上是關於習總書記對於發展大資料、人工智慧戰略講話的部分盤點和解讀。儘管如今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但習總書記在致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同時也強調:“世界各國雖然國情不同、網際網路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願望相同、應對網路安全挑戰的利益相同、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的需求相同。各國應該深化務實合作,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標的,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讓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我們應該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全球數字化發展,構建可持續的數字世界,才能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完」
轉自:資料派THU ;
版權宣告:本號內容部分來自網際網路,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和作者,如有侵權或出處有誤請和我們聯絡。
關聯閱讀
原創系列文章:
資料運營 關聯文章閱讀:
資料分析、資料產品 關聯文章閱讀:
80%的運營註定了打雜?因為你沒有搭建出一套有效的使用者運營體系
合作請加qq:365242293
更多相關知識請回覆:“ 月光寶盒 ”;
資料分析(ID : ecshujufenxi )網際網路科技與資料圈自己的微信,也是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之一,WeMedia聯盟改寫5000萬人群。